太山以西三千里,苍摩山脉的一条支脉与绿翎山脉交会之处有一片开阔的山谷。谷中立一石塔,塔呈五面锥形,每面于中部各伸出一兽首,是为鹰首、狼首、熊首、鹿首、蛇首。每个兽首颈部缚一粗大、黑沉沉的铁链,直垂塔底。这便是岩圻氏赫赫有名,却很少人愿意提起的罪恶之塔。
以此塔为中心,不规则的巨大石块堆砌的营房散布于山谷中,这些高大、粗糙的建筑,用风侵雨蚀的痕迹展示它们所经历的漫长岁月。建筑群的西侧有一片宽阔的平地,平地上一根石柱拔地而起,石柱之粗大,需二人方能合抱,却不知是何用处。
传说,不知何年何月,一个岩圻氏族人孤身来到这偏僻山谷,他赤身裸体,长跪于粗粝岩石之上,数月不食不寐,形销骨立却浑然不觉。一日,山谷之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忽然一道霹雳,将这人眼前的一块巨石击得粉碎,从这石中跃出一只巴掌大的小鸟来,振翅冲进狂风暴雨之中。这人不知怎地竟恍然大悟,于是穷毕生之力在谷中凿石建塔,名之为罪恶之塔。又称此山谷为雷霆山谷。后来一个流言散布开来,说这雷霆山谷被强大的诅咒笼罩,任何有罪之人,需在此经受雷霆之怒的鞭挞方得解脱。
传说不知真假,而雷霆山谷却因这传说渐渐成为岩圻氏各个大小氏族流放罪人之地。盖人生之初,岁月艰难,所求者不过衣足蔽体、食足果腹而已,是以人心朴实,各自相安;待得饱暖,因财富不均,地位不平,便由欲而生出恶来。作奸犯科之辈,鸡鸣狗盗之徒由此而生,源源不绝。雷霆山谷原本不毛之地也渐渐变得壮大,以致后来不得不特设官职,加以约束管理。其时,三山两脉之间妖物作祟,伤人性命,各氏族部落合力清剿,与之斗争数百载,死伤无数也未能尽除。于是将雷霆山谷中为数众多的青壮之力组织起来,缝皮为甲,冶铁铸兵,并加之以严苛的训练,终使其成为一支虎狼之师,在与群妖决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便成了后来的雷霆兵团。
雷霆兵团众人却没能因此功劳而洗脱罪行,仍不得不遵从诅咒之意,得雷霆之怒鞭挞,方能离开山谷,成清白之身。然而虽有人得蒙饶恕,受到原氏族接纳,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都被打上耻辱的印记泯灭于此,成为久久难以散去的哀戚悲歌。
是夜,雷霆山谷风云涌动,一片肃杀之意。一声号响,众人停下手中活计,集合到山谷西侧的校场。一时间平地上黑压压全是人头,数目不下两千。众人训练有素,站定之后便一声咳嗽也无,只听风声呜咽,将天际的隐隐雷声送来。片刻,又一声号响,伴随着这声号响传来的,是一个男子痛苦、凄厉的惨叫声。众人似乎都习以为常,眼睛也不眨一下,不过也有少数入雷霆兵团不久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一条只有三尺宽的小径。这条小径自罪恶之塔起,至校场西侧的那根巨大石柱之前而止,穿过士兵阵列,将其一分为二。这几名新来的人不禁想起自己初至雷霆山谷时的惨状来——他们不得不赤身裸体,沿这条小径,从罪恶之塔爬到校场石柱。这乍听起来并不怎地,不过如果细看小径情状,便会明白士兵们面露恐惧的缘由——小径是由边缘极其锋利的石子铺就,几乎每爬一下,便能将人的双手、双膝割得皮开肉绽,鲜血横流。那凄厉惨叫的人,所受痛苦情状可想而知。
随着惨叫声越来越近,众人看到一个看似尚不满二十岁的青年缓缓爬来。小径之上,一条长长的血痕从青年身下延伸到远处。起初,青年每爬一步,身体都剧烈颤抖,直至后来,似乎麻木得不知疼痛了一般,喊叫声也渐渐变成了野兽般低低的呜咽。青年抬着头,双眼圆睁,看着士兵们那一张张或木然或不忍或惊惧的脸。他的五官似乎拧到了一处,颤栗、痉挛,在跳动的火光中显得无比狰狞;他上下牙紧紧地咬着,血水混着口水从嘴角流下……
青年旁边,一个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