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后的第二年),周天子——周武王就去世(升天)了,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回归神界了!当时,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龄还小,因此由周公辅政,代理国家大事。周公也是周文王的儿子,是周武王的弟弟,是一位集大功、大德、大治于一身的全才。周公精通周文王创作的“周易算法”,并创新出了“解梦算法”,根据一个人的梦就可以预测其以后会遇到什么事。

    周公在辅政期间,重新收集整理了从上古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礼乐(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依据黄帝礼乐制定了人人都需要遵守的周朝礼乐(《周礼》),使人们重新开始敬天礼地。周公还仿照上古制度在中原地区划分了九州以便于管理。因此,《周礼》源于上古神话时代,是非常科学、非常先进的社会制度的不完全复制版,虽然有所遗漏,但基本上还是比较全面的,使各行各业都有规范可依,都有各自的考核标准,各种产品也有检验标准。《周礼》中还记载了非常先进的经济法则、市场规则,让人们感觉到非常现代化。《周礼》中最让后人诧异的就是其中竟然有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比如禁止人们捕杀幼兽,不准破坏鸟蛋,不准毒杀鱼类,不准过度开采矿产,不准过度砍伐森林等。后人搞不懂当时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因为他们认为上古时代的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只有看过本书的人才能知道,上古时代是高科技的神话时代,一直到商周交替之际,仍然有少数人掌握着高科技,周朝在开国之初就记载了如此现代化的制度并不奇怪,要是能够真正地、可持续地、长久地落实那才叫奇怪。还有句俗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周礼》虽然很先进,但是很明显已经不匹配当时的时代了,因此,新朝新气象只持续了三十年左右,人们就慢慢地把《周礼》束之高阁了。

    公元前945年,周朝的第五个王——周天子穆王即位执政。周穆王发现自周朝开国大典宣布周朝成立以来,只过了一百年的时间,有一些人就变得越来越坏了,坏人又开始污染祸害好人了。这是因为,好人没有活路,只有变成坏人才不会吃亏。如此下去,人人都会成为坏人,互相祸害,必将导致国家灭亡。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商朝后期人们对神灵不知敬畏,然后逐渐堕落到无法无天,甚至做任何坏事都心安理得!因此产生了很多坏人,新兴的周朝并没有将坏人完全清除,还有很多余孽(残余的坏人或隐患),《周礼》也没有能力将余孽教化,反而自己被束之高阁。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余孽就像癌细胞一样侵蚀着国家的健康。当时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你走在社会上,别人不害你,就已经对你很好了。”

    周穆王暗中垂泪:“苍天啊,请告诉我该怎么办?”猛然间灵光一闪,他想到一事,《周礼》毕竟不是原版,肯定有所缺失。为了拯救国家,为了挽救子民,一定要想办法去寻找黄帝制定的原版礼乐,也许可以从中找到治理余孽和教化众生的救世良方。于是,周穆王在王室图书馆查找线索。最后,他决定按照古籍中的记载,到东非地区寻根问祖,向夏朝的王(当时埃及地区的统治者)寻访黄帝原版礼乐的下落。

    (在与本书理论相似理论的指引下,2018年,中国研究夏商周的专家们已经放弃了“夏朝疆域必须局限在中国境内”的预定思维,不再把现代中国国界作为自我束缚的缰索,不再画地为牢,不再否定“夏朝首都在现代中国国境之外”的可能性,他们勇敢地将视野投向了全世界。国家副主席带领中国考古队走进埃及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跟随参与。中国科技大学也展开了对伊朗东部史前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进入巴基斯坦。但是,他们的目光还局限在地面上,还没有仰望天空,等他们将来某一天抬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