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头,会猛然发现,探索夏朝及史前文明只是个开始,还有外星文明、宇宙文明在等着人类去探索。)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周穆王带着“访问团”出发了。访问团配置如下:一辆豪华马车,几位妃子(当时大王级别的人出国访问也带着女眷,以便应付一些礼仪上的要求),八匹千里马,七队勇士,数车礼物和日常用品。循着古书中记载的上古丝绸之路的路线,从宗周(国都为镐京,今天的西安附近)到昆仑(今天的非洲),周穆王沿途访问各国,走走停停,共用了九个月到达东非,总行程有三万多里左右(当时的一里约为今天的三百米左右,折合约九千多公里,参考数据:开罗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七千公里)。对比数据:元朝时蒙古人用三个月就可以到达欧洲。

    另有记载,说周穆王他们一路上路过了好几个地区,宗周至河宗3400里,河宗至西夏2500里,西夏至河首1500里,河首至昆仑700里,共计8100里(折合2786公里),这是指上述的这几个大的国家(或地区)边境之间的距离之和为2786公里。宗周是指周王朝这个国家或地区,河宗、西夏、河首、昆仑等都是和宗周并列的概念,也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不是指某个地点。这里的西夏并不是后来的西夏,所以后人不明白,说周穆王一行人绕来绕去,怎么又绕回来了。

    当时东非的埃及正处于女王执政的时代,中原的史书把埃及女王称为“西王母”。周穆王献给埃及女王的礼物有:六块白玉、三百匹丝绸。当时,丝绸是中原的特产,世界的其他地方没有丝绸。

    在埃及女王的陪同下,周穆王参观了金字塔(众帝之台),他们一起去瑶池游玩(瑶池就是后来的纳瓦沙湖,是一个碳酸钙湖,盛产鲈鱼和非洲鲫鱼,还有很多鸟类)。埃及女王在瑶池设盛宴款待周穆王。后来,埃及女王派人当向导,领着周穆王到北非的大旷原(撒哈拉沙漠)寻根问祖,那里有黄帝文明早期的遗迹。后人把以上事件称为“周天子西游”,记录在了竹简上。

    西王母只是一个代称,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就像佛一样,只要符合条件,达到了佛的境界,谁都可以是佛。在武则天之前,中原是没有女性君主的,中原人把天帝(上帝)的老婆称作“王母娘娘”(这也只是一个名字、代号),把中原地区西边那些国家的女王称作西王母,因此中原的史书里对西王母有很多描述,说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个人。

    埃及女王、阿拉伯半岛的示巴女王等这些西方大国的女王都曾被中原人称为西王母。埃及女王不止一代,也不止一位,很漂亮的就有七位。这些女王一般不会以娇滴滴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们会化妆,也会佩戴一些夸张的饰品和面具,其中有威严的形象,也有凶恶的形象及其他形象,甚至还用动物的毛皮做衣服。因此,中原人对西王母的长相的描述有很多。《山海经》中把西王母描绘成了凶恶的样子,是因为把各种因素糅合在了一起,这导致后人把西方的女王描绘得很乱,有的丑,有的美,反正都叫西王母。

    埃及女王在历史上有好几位,其中最有名的叫克丽奥佩特拉,史称“埃及艳后”。她是学者、哲学家、外交家、化学家、数学家,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写过好几本著作。后人对她的认知全都来自于她的敌人,即罗马人,罗马人将她歪曲成一位性感亡国的尤物。

    周穆王见到的西王母是最早的埃及女王,也精通各种学问。周穆王和埃及女王交流时,采用的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王室专用的、口口传诵的类似诗歌的语言,这种诗歌式语言的音和意在世界各地都是相通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表达,双方可以直接秒懂,根本不需要翻译。

    周穆王参观、考察、交流、学习了三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准备告辞回中原,埃及女王恋恋不舍,对周穆王吟诵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