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我们是在忧伤凄妄中静静地度过。
第二天,黎明来临,一缕缕柔软的光辉轻悄地落在树柯间。远近的树木遮在一片碧玉般的绿意里。鸟儿清啼,人们的脚步零碎。喻宥凡一觉醒来,蹙了一下眉梢,看见我从宿棚下走来。我身穿翡翠撒花洋绉裙,长发披垂项际,眉宇羞敛,面靥似花,婀娜摇摇,望着喻宥凡露齿一笑。喻宥凡向我回之一笑,跑近河畔呼喇呼喇地洗了两把脸。河水静寂的流淌,河面上飘着绿汀浮萍,有野鸭和鸳鸯,还有灰溜溜的鸊鷉结对游弋。河畔偶生香榧树。我一个人漫步香榧树下,一股浓浓的忧郁深深萦绕于我。我走近树下,坐在一块青石上。
冷不防,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给你——”我扭头一望,上官黎在身后一脸诚挚地望向我。“快接住呀,面包和牛奶。”我正觉得有些饥饿,一看上官黎,皱了皱眉头,用手接住。“这些是给村民的救济食品,既能充饥,又实惠。”他一手拿面包,咬了一口,幽幽地说。我微笑一声,看见喻宥凡走来,将面包递给他:“宥凡,喏,吃面包。”“不,我不想吃。”喻宥凡手捂小肚,连嗔带怨地说:“昨天吃了一些猎户烧烤的猎物,今天一直闹肚子,所以,什么也不想吃。”我说:“那,喝点牛奶?”我又一次将牛奶递给他。喻宥凡摆摆手,看上去难堪的样子:“淑茵,还是你吃吧。”突然,跑来两个志愿者,一个拿着三角幡旗,呼啦一摇,说:“各位,凡是村民的,按甄家的规定,领取一份狩猎品。不是村民的,可以参加他们的焚香仪式。”上官黎对那志愿者说:“好,我们知道了。”喻宥凡笑呵呵地问上官黎:“甄家又是谁家呢?”上官黎一笑,回道:“爪哇村最有名望的人家,除了甄家还有谁?”我揣测地说:“那画湄儿不是甄家人吗?”喻宥凡想了想,犹疑地说:“一会儿进了甄家就知道了。”
待到了中午,甄家大院聚拢爪哇村所有的村民。人们捧着竹蓝从各处纷至沓来。甄家正院是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上面描绘《达摩渡江》图案。这面屏风背后,一张大理石桌面上,搁着刚刚剔割下来的新鲜鹿肉。鹿肉是甄家为答谢村民,特意宰杀奉送。响了三声锣鼓,放了一通鞭炮,甄家邀请村民到屏风后带走一份鹿肉。喻宥凡和我两人走进甄家,被热闹的氛围吸引。上官黎杂挤在乡邻里,一瞄眼,发现穿堂右首有一处闲廊,好奇之余,一个人径直往里走。走近几步,一个男孩身穿麝皮短袄,手执一条缰鞭,向一个铁笼奋力抽打。上官黎往铁笼一望,陡然呆住。原来,他看见铁笼内,是一只浑身雪白、两眼溢射青光的狐狸。他一急,走向男孩,男孩回过脸,又不禁使他吃了一惊,男孩不是画湄儿吗?而画湄儿轻蔑地望了望他,继续抽打雪狐。囚禁在笼子里的雪狐,像一团绒绒的雪球,在画湄儿的抽打之下发出尖锐的悲嗷。“画湄儿,快停下,”上官黎上前两步,夺下他手执的长鞭,“为什么这样对待它?”他喝厉地问道。画湄儿虎头杏眼,一望来人向他喝厉,咒了一句:“它无非是只狐狸,它该死!大家传说狐狸乃不祥之物,我们遭受灾害,一定跟它有关系。”“不!”上官黎义正词严地吼了一声:“它只是你们的猎物,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祥’之说,你还小,应该听大人的话。”画湄儿不好意思地笑笑,却依然不肯罢手。
须臾,一个甄家长者前来,旦见他:五十岁上下,半截连鬓胡须,圆滚滚的脸,两鬓斑白,一双眼睛十分机警,乌黑发亮的头发剪得寸短,脚蹬长统靴,骨骼丰盈。他劝慰画湄儿:“狐狸是用来祭祀的,不能随便抽打,你把它抽打坏了,就不能用了。”画湄儿眨着眼睛,似懂非懂,笑道:“它总在呜呜的叫,多么难听。”长者拍着画湄儿的肩膀,道:“狐狸乃山林之物,见不得生人。”上官黎一看,狐狸在笼中呜呜狂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