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余姐和方姐一起到了公司,老八跟方姐商量了一下,安排好后面几天的工作。老八暗自考虑到与韩德彪昨夜的相遇的情况,决定带着方姐和余姐她们一起到乡下的老宅里住上几天。

    余姐听到可以去乡下住,非常地高兴,她说,她上次到老八家,就对老八的老宅非常感兴趣,对乡下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

    临出发前,方姐犹豫了一下,跟老八说:“你跟张青秀说没?要不我先给她打个电话?”

    “没事,你们不是经常有联系,还背着我去逛街?”

    老八笑着跟方姐说道。

    “傻瓜!”

    方姐娇嗔地用手指点着老八宽厚的肩膀,拿起电话,打给张青秀。

    “青秀妹,我和余姐想去你家住几天,欢迎不?”

    方姐看着老八,示意老八不要吱声。

    可能张青秀在上课,电话里,张青秀压低声音跟方姐说,老八昨天就跟她说余姐五一期间要来县城玩。欢迎她们一起到农村来体验一下。

    “你不懂女人的心,这是尊重咱妹妹!”

    方姐放下电话,眨着要命的大眼睛,看着愣愣地老八,和余姐相视一下,抿嘴笑了起来!

    到老八家时,已近中午。老八的父母和张青秀早早准备了房间及午饭。她们热情地把方姐一行迎进了院子。两个孩子一下车,方姐儿子因为来过,牵着余姐女儿媛媛的手像个小大人一样,上厅、下厅、厢房、天井、院子快乐地奔跑着,探索着老宅的奥秘。

    张青秀是先从幼儿园请假回来的,明显是收拾过。穿着一身花点淡蓝色的连衣裙,衬出娇好的身材。温柔、文静的脸上,呈现出玫瑰粉的红晕。宁静、柔和的眼神似乎骄傲地向方姐她们显示她安稳、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老八安顿着她们的行李,老八的父母和张青秀准备着饭菜。安详宁静的老宅,仿佛用慈祥地眼光看着小孩的嬉闹,中午的阳光恰好从天井倾泻而下,让在天井里欣赏山茶花的方姐和余姐闪着光,俏丽如花。家,是温馨的。

    午饭,丰盛,自然的食材、传统的做法让余姐和方姐一直说好吃。饭罢,大家休息了一下。

    吃饭时老八和张青秀跟她们商量好,下午带着她们到了后山著名的“缘古十八弯”走一走。两位小孩就留给老八的父母作伴。

    老八这个村子,有点年头了,有些文化底蕴。

    最早村中的居民姓辜而非姓巴,巴姓的祖先是位外来的私塾先生,后来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并在如今老八老宅附近的位置建了一间茅屋居住。

    随着辜姓族人逐渐搬出,此地便成为巴姓族人的聚居地。由于从这里出发,走缘古十八弯,距离县城非常近,因此成为通往县城的要道。当时去赶考的考生以及百姓都喜欢取道这里,来不及赶路的人只能在村里的客栈过夜,这里便逐渐兴旺起来,有着“小官商”的美誉。

    听老人讲,古时候山上经常有虎出没,老虎会下山咬伤家畜和当地人。当然有没有武松打虎的桥段,就无从考证了。

    在村后的那座山,叫后壁山,有一条蜿蜒盘曲的古道,是宋代古石道,路面宽约八十公分,现存长度约八00米,以不规整的块石、卵石铺成,逢徒坡处皆加砌石登阶。从山麓沿到山巅云中雁,共有十八个回头弯,故古时把这段山路叫“缘古十八弯,一直流传到现在。

    沿古道迂回而上,道中有苍翠的古松,挺拔的枫树。在路旁,有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石碑一方,高035米,宽03八米,上面镌刻八行字:“郑公祥化忌经,并自舍,又僧妙谦十千,足以(钱)乙伯贯足,铺修此路,计八百余丈,以济往来。景定元年记。”文字寥寥仅有40字,但却是一块完整的记事牌,它讲述郑祥化和僧人妙谦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