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炮兵观察员看清目标的位置,这会使自己更容易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虽然曳光弹打出后在30米内不会立即发光,但长时间的射击会被敌人发现,敌人的枪炮会一起向你打来,你很难有躲避的机会。

    “连长,我来!”张一枪喊了出来。

    前几天为看对面的女兵,被连长骂,又一直没机会表现而一直懊恼的张一枪举起了手,主动向连长要求执行这项任务。

    连长的头迅速转向了张一枪,他目光迟疑,仿佛在问:“你真要去?很危险啊?”。其实,张一枪临时作为连长的警卫员,还是很称职的。

    昨夜的鏖战,张一枪一直挡在连长前面,而且,凭着对方子弹出堂的瞬间火花,最少击毙了三名越军。人,在知道生死的时候,一定会下意识地保护渗入自己思想和感情的人。

    张一枪也要证明,他不是一个只喜欢看女兵的软蛋,他还是一个优秀的战斗员。

    张一枪很坚决地再一次对连长喊到:“我来!”

    “好!”连长没有再犹豫了。

    “大家把曳光弹拿出来给张一枪,张一枪你注意安全,其他人注意观察敌人的火力点!”连长确认了张一枪的请战,并对任务做了部署。

    张一枪拉着老八到指挥部,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唯一的亲人,是我亲妹妹,如果我光荣了,拜托你照顾她,照片后面有地址”。

    老八凝视着张一枪,相识一年,战场嘱托,这是何等心伤。哽咽着说:“你是张一枪,有九条命,没事,等下结束任务我还你!”

    张一枪没二话,只是用力抱了抱老八。

    没经历战场的人,也许无法理解生死离别那种感伤,一言九鼎,用生命去完成自己的诺言。同样地,对于活着的人,一定也会把嘱托当做余生的最重要的事来对待,这就是生死战友情。

    战前准备时每个人都配发了20发曳光弹,刚好一纸包,为的就是引导目标时使用。可要完成这项任务,一个人所携带的数量是不够的。一时间,战友们纷纷地取出身上携带的曳光弹,一包包的转交到张一枪的手中。

    “一枪!我们来帮你压弹!”身边的战友从张一枪手中接过收集的弹药。他们有的取出弹匣退掉原来的子弹,有的找来空弹匣重新装填上曳光弹。

    “张一枪,观察好了再打!”连长把他的望远镜递了给张一枪。

    当战友们为张一枪压子弹之时,张一枪拿着望远镜爬出了掩体,开始观察敌阵,以确定要指引的目标。

    在他们的阵地上有一棵高大的独立树,如果能爬到树上,就能清楚地俯瞰对面阵地(作战地图上统一标注为200高地)上的情况,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敌阵的工事布局,就更有利于引导炮兵实施准确地打击。张一枪想爬上去!抗日战争中的游击队不是经常用这种方法打击小鬼子吗?

    张一枪爬到了树下,站起来后向树上爬去。

    那棵树有50厘米粗,参加工作以后,用我们建筑业的行话叫乔木的胸径,人在后面是无法完全被遮挡住的。所有的战友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张一枪的举动,他们非常惊讶。

    老b1直提着心,和连长一起匍匐在阵地上,盯着张一枪的一举一动,那种时候,世界不会有其他声音,眼神也特别好,也许,专注以后,人的所有潜能都调动起来了。

    当张一枪抓着树枝爬了2米高后,连长喊住了他。

    “不行,下来!太危险了!”

    的确,向上的树木越来越细,攀爬会产生树木摇动,增大了暴露的风险,如果被越军发现,他们会像打鸟一样把张一枪打下来,何况这是一只“人鸟”啊。

    张一枪停止了攀爬,但没有听从连长的命令,而是停在那个高度勾住树枝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