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楚帝国,建国两百余年,国力强盛,国势正旺。
中楚帝国的西面紧靠着半轮山脉,东南面是大陆最大的帝国,大陈帝国。虽然大陈帝国疆域最广,但已是老年迟暮,君主无能,权臣当道,暴乱四起,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尽显帝国颓势。
西南方是风国,国力比中楚小得多,而且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国内种族众多,近年来与中楚相安无事,各求于好。只有北面的情况比较复杂。
中楚的东北部是一群小国在打来打去,经常是一个国家倒下,另一个国家的大旗又竖起来,国祚更替,如家常便饭。正因为如此,这片地区忍受不了战争的人都转移到别的国家重新安置,留下来的都是民风彪悍或舍不得祖业的人,所以这片地区的军队虽少,但战斗力却是最强的。
也不是没有大国想过要征服这里,只是常年的战争,让这片狭小的地域产生众多的名将。再加上这片地区势力最大的并非君主,而是一些暗中的势力,情况如此复杂,也就没有哪个大国对这片区域有过想法。
中楚帝国的西北部,是经常和中楚产生摩擦的大理国,楚理两国是世仇,早些年因为一些地域的归属问题一直不和,时常互犯边境。
理国论综合实力是没有楚国强的,但理国的北部是戎国,戎国盛产强驹烈马,与理国经常有贸易往来,所以理国培养了一只强大的骑兵——禁骑军,靠着这只骑兵部队,理国才能与中楚保持均势。
横江,是半轮山脉无数条支流汇合而成的一条大江,源头自半轮山脉起,斜穿中楚,流过东北诸国,注入大海。正因为横江的流入,东北诸国也被称为横上诸国。
北扶郡陈河县东陈乡大黄村北部。
有一户人家在地里劳作,两男一女,一个老汉,一个年轻人,趁开春在地里种粮食。土地旁边的大树下,有一个头戴方巾的妇女正倒着凉茶,等着自己的丈夫和公公渴了过来喝茶解渴。
地里忙着的年轻人叫任丰,他爹叫任年二,家里有点土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任年二祖上是农民,早些年帮着给中楚帝国的将军带路,被赏了些钱财,后来买了块地,祖祖辈辈就靠着这块土地生活着,日子也算是过得不赖,比着村里的佃农不知好了多少。
虽然他的家庭情况在这片地方算好的,但是他却是晚来得子。前面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一出生就夭折,二女儿嫁到乡里的田二家,只有三女儿的命最好,嫁给村里地主何家的教书先生,也算是有个好的归宿。
到了任丰出生的时候,可把任年二给乐坏了,还专门让三女婿给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取个好听的名字,这教书先生看任年二家世代农民,便取丰收的丰字,以图个吉利。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他取的这个名字,在日后,却让很多人都牢牢地记住了。
可惜,任年二刚得子,没过多久自己的老婆就死了,自己辛苦地拉扯着这个儿子,也没有再续。还好,现在儿子长大,媳妇娶了,自己这一辈子最牵挂的事也没了,就只等着抱孙子,然后再把孙子养大。
这些,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没有想着富贵满门,也没有想着千金满贯,就是普普通通的活着,朴素而真实。
他们正在地里干着农活,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来的正是准备前往京都的匡华一行人。
韩明在邻轮镇待了三天,实在是没法按耐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京都的繁华,于是不停地催促着匡华赶紧动身启程。在韩明的一再请求下,匡华一行人在第四天的时候就从邻轮镇出发,前往京都。
不过激动归激动,韩明却吃了不少苦头。
这里的世界不同于自己以前的世界,有很多东西都不一样,就比如自己胯下骑的这种像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