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祠”,自然是供奉月下老人的地方。
“月下老人”,未曾见于典藉,只在民间流传。据传:魏时,有一个叫韦固的书生路过宋城,借宿在宋城南店的客栈,夜晚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婚姻簿。月下老人为韦固牵红绳指明婚嫁对象,后来韦固果然应月老之语与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结为连理。由于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城的南店,这则传闻就叫“定婚店”。
鸳鸯岛上月老祠,千里姻缘一线牵。
位于鸳鸯岛中央的月老祠,左面大树高耸茂密,右面为鸳鸯次池,岛灵水秀c殿宇轩昂。大殿正中,高达数米的月下老人塑像,手持册牍与红线,慈眉善目,为众生指点姻缘。庙门左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右联:“事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横批:“永结同心。”
站在庙宇前,崔如英仔细瞧了瞧那副对联,若有所思。
这一幕让崔梓歆看个正着,打趣道:“小神仙,梦中老神仙可有念对联给你听呢?”这个堂弟唇红齿白,生得俊美无比,她最是喜欢去撅他红扑扑的脸蛋。倒是这两年他个子窜高好多,都快赶上她的身高了。哎,以后再要撅他,怕是要踮起脚了吧。
三郎似乎蹙了蹙眉,继而微微一笑,直接念道:“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梦雨仙云,白石三生圆夙愿;情天月地,红绳千里证前缘。”想了想,又念:“廿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因缘,香国无边花有主;一百年系定赤绳,愿秾李夭桃,都成眷属,情天不老月长圆。”
崔梓歆原也就是随口一说,不想崔如英却是张口就来,且眨巴眨巴眼睛:“老神仙待我可好了。”这也太出人意料了吧。
非止是她,便是郑仲言c李英如等人也皆是愣住了。
这崔三郎早先所吟那首《促漏》虽非上乘之作,但已可成名篇。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密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秾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塘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这样的诗句,自是不可能出于一个九岁少年之手,至于老神仙呵呵。想必是他偶然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回头查查便知道了。
可是,这三个对子众人下意识的去看别人的反应,显然都未曾见过。这就奇怪了,这群人中多是博览群书的读书种子,怎可能没人知道这三个对子呢?难不成真有老神仙入梦之事?
对子,又叫对联c对偶,秦时便已出现,叫作“桃符”,形式虽然短小,却讲究文辞精炼,要想写得精妙也是不易。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可见,对联是极其讲究遣字意境的。而崔如英随口说出的这三副对子着实不错啊。
卢照容在一旁偷偷的乐,为自己发现了某个秘密而暗自窃喜,扯扯三郎的衣襟:“走,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咱们去看那边捕鱼。”
一行人看着一矮两个小小少年径自走去,尤其是崔三郎,白裳飘飘,叫人只觉说不出的风流倜傥,不由得面面相觑。
郑仲言有些失神,他向来风度翩翩,可居然觉得自己比起崔三郎来,竟是不如的,可对方只不过是个总角少年啊他挑了挑眉,问外甥女:“梓歆,三郎以往可有甚惊人之举么?譬如才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