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寅时,月明星稀。

    她醒过来时,天还没亮,还是冻的。

    空气中,飘散着豆子的香气,她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在寒冬中瑟缩的下了床,一边穿上了鞋袜,穿过门帘下方往隔间走去,她还长得不够高,门帘尚碰不着她的脑袋呢。

    门帘后,一位高大的男人绑着头巾,站在大锅前,手拿大大的汤勺,费力的搅拌着锅中,微微冒着泡泡的白汤,看见她,他点了下头,指了指桌上的馒头。

    她在桌旁坐下,拿起温热的馒头送入嘴中,配着热烫的豆浆一起吃。

    馒头带着微微的甜,有着小麦的香味,她慢慢的品尝自己的早餐,偶尔沾一下小碟子里的酱油,和那尝起来也微甜的豆浆一块儿下肚。

    爹爹自己酿的酱油虽然味道不重,但真的又香又好吃,比市场上店家卖的要好吃多了。

    她一边咀嚼着馒头,一边看着爹爹把煮好的豆汁舀到挂着纱布的木桶里,蒸腾的白烟几乎充塞整个房间,但纱布将浑浊的豆汁过滤成细绢一般的乳白液汁,爹爹将纱布袋提起,轻拧,让里头残余的  汁液全部渗出。

    冒着白烟的纱布中,有着剩余的豆渣,当他吃完饭时,她打开店门到外头,拿竹竿子撑开了窗子,再回到屋里,爹爹将豆渣交给了她,她把豆渣子与爹爹早先揉好的面团与酱油和在一起,捏起一个  个小小的面团,一边开始了今天的工作。

    她还小,还搬不太动太重的东西,但一些准备工作她还是可以做的,她将头巾和爹爹一样沿着额头绑好,把筷筒放上了铺子外的几张矮桌,再将草编的坐垫一一在桌旁搁好,然后再捧着装豆浆的陶  碗到门外,一边不忘调整豆浆下方灶里的柴火。

    做豆腐的豆浆是生浆,不能直接喝,还得再煮一次才能入肚,她与爹爹喝的都是前一天剩下的熟豆浆,但这可不能卖客人的,爹爹坚持要卖的东西得当天做,所以总是丑时刚过就爬起来忙活。

    等新鲜的豆浆煮滚了,她将柴火拨开,让它不至于火太大,跟着跑到后门将昨天洗干净晾在后院装豆腐的木板全拿了进来堆放在一旁,再帮爹爹把刚刚捞起来的一片片白净的豆皮摆放在板子上,拿  到窗边排好。

    天,在这时微微的亮了,一股微微的风吹拂而来,她抬起头看见附近人家也有了活动的迹象。

    她舀了一小锅豆浆,用竹篮装了几块爹爹刚做好的豆皮,从后门跑去找另一户养鸡的大娘,她还没敲门,大娘已经先打开了门,笑着和她打招呼。

    她露齿一笑,把豆浆和豆皮给大娘,大娘让开身子,指指后头,说了些什么,她点点头,知道大娘没空,自己便拿了空竹篮,跑到后院去找鸡蛋。

    大娘的院子不小,但老母鸡总在那几处地方做窝,几年前她刚开始来拿蛋时,总是被凶狠的母鸡啄的满手伤,追得满院子乱跑,可她现在早知道了诀窍,没一会儿工夫,她就带着满满一篮子还微温  的鸡蛋回家。

    但也只是这一会儿的工夫,天就已经完全亮了起来,她在自家院子后,拿水将鸡蛋一颗颗洗干净,确定每一颗蛋都洁净不已,这才抱着那篮蛋回到前面。

    爹爹早已开始把做好的豆腐搁在木板上,她则到门外把窗外的旗招给挂了上去,清晨的风将旗招吹得扬起,上头印着大大的几个字。

    她看着那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其实不是很了解这是什么意思,但这旗招是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每当她挂上那老旧褪色的旗子时,心情都很愉快,感觉像是娘也同她与爹爹一块儿。

    她挂好店招,在门外的大灶生了火,将大锅子放到灶上,盛了水,爹爹已经跟着从屋里抱着装满馒头的蒸笼搁了上去。

    不一会儿,蒸笼开始冒烟,她一边不忘顾着窗边豆浆锅下的柴火,让它维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