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高校十五年最新章节!
有人在评估过程中倒霉,也有人在评估过程中获益。
英语系副高、正高职称的老师人数占全系人数的百分比达不到要求,凡是到了评职年限又不参加评职的,领导一个个抓来问话,问他们为什么不评职。
如果是因为没发论文,没有科研、教改立项,勒令他们马上写论文,马上申请立项。
学校亲自跟芜宁市评职单位打招呼,让他们把尽可能多的评职名额留给梧桐学院,至于怎么打招呼,就不是林建宁和李顺安他们这些小教师们应该知道的内幕了。
他们该做的,就是服从,服从学校、系部安排。
叫你查试卷就查试卷,检论文就检论文,叫你好好上课那你就好好上课。
但若是叫她和李顺安评职,他们却不得不违抗命令。
他们做不到。
其他符合条件的教师,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评职,而且几乎都评上了。
系里有一位姓单的老教师,五十岁上下,本来再工作五年就可以退休,她自己本不想评职,打算安安稳稳地做个老讲师等着退休颐养天年,抱孙带孙,可是2011年上半年,系领导轮流找她谈话动员她评职,她只好硬着头皮申请科研、教改立项,写论文发论文。
听说写论文时她苦熬了一个暑假也没写出半个字,领导逼得紧,后来不知道从哪里联系上一个中介,交了几万块钱给中介后,终于如愿以偿发了三篇核心论文,把科研教改立项结题了。
然后成功评上了副教授。
另有三个04、05年进校的研究生,因为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到校任教,按照学校的政策,定职一年后直接转讲师,不用像林建宁他们这批本科生,进校后要见习一年,评助教,评上助教后,再过三年才能评讲师。讲师五年后评副高。
04、05年进校的研究生到了2011年正好是他们评上讲师后的第五年,够年项评副高了。
他们赶上了大好时机。
区级科研、教改立项申请如果怕不通过,资金资助那里写自费,都能过。
2010、2011及之前那些年想发核心论文,只要写得出来,投稿,交几千块版面费,都能发。
更久远一点,听那些老教师讲,发论文原本是有稿费的。
当然,时代变迁,当发论文和评职挂钩,变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手段和途径,核心刊物版面远远满足不了全国教师发论文的需求,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时候,期刊杂志收取版面费是大势所趋。
只要你有钱,交得起版面费,就能发论文。自己写不出,可以找人替写啊!
上了年纪的单老师和三名研究生按评职条件申请区级科研、教改论文,发表两三篇核心论文后,评职之路一路畅通,轻轻松松就评上了副高。
建宁很懊恼自己没有时间、精力、金钱,抓住这个机会申请科研、教改立项,写论文、发论文。
忙得晕头转向的她哪有时间去写论文呢?即使她写出了论文,版面费去哪里找?
不过让她觉得庆幸的是,2011年她尚未到评职年限,所以领导并没有找她谈话。
2011年十二月底,评估专家来了。
相比起专家到来之前校园掀起的狂风骤雨,人人自危,专家到校的那几天,反而是建宁觉得最放松的日子。
领导们忙着接待专家,没人半夜三更打电话呼叫大伙起床干活;督导那几天不知道忙啥,不见踪迹;学生信息员在这节眼上忙着上课认真听讲,生怕自己东张西望被专家逮着问话,建宁上课时感觉不到自己被窥视的目光了。
她正常上下课,并没有碰见专家来巡堂。只听说专家确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