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玄策使团在新安坞堡停留了一日,调防大局筹划已定,剩下些细枝末节也没有了巡视的必要,使团由蔺先楚随同折向西行,计划去往靖安边军防线最西端的折箭坞堡。

    玄策军内一直有一种观点,即在北境散开两万靖安边军倚仗坞堡应付北狄骚扰有余,但应对大军入寇时兵力难以收束,未免力有未逮,成了空耗钱粮的摆设,白白损耗军力。玄策使团此行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全面摸清坞堡防御形势。

    使团离去后,沈牧召集萧子珏秦川二人入帐商议,按潘远计划,三日后赵王府兵即可到来换防新安坞周边五只残军,在府兵到位前,沈牧本能觉着自己一定要有所行动。

    “慨然,子川,赵王殿下府兵驻防一事,二位有何看法?”

    秦川嘿然苦笑:“玄策校尉和王府主簿一唱一和,换防架空我部想来就是一早定好了的。”

    萧子珏嗯了一声:“剿匪之后,我部可以说是北境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河州帅府尚未有所动作,玄策军和赵王已如庖丁解牛,生生将我新安坞同其他坞堡割裂开来,这么大阵仗,若只是针对新安坞,未免劳师动众过甚。”

    沈牧问道:“依慨然之见,赵王所图为何?”

    萧子珏笑道:“依现下情形,萧某也无法探知究竟,毕竟来年赵王巡视北境,先期府兵驻防保障安全也是无可指摘的,此时我等的着眼点,萧某以为,还当在这观察使团身上。”

    “萧先生的意思是,巡视之外,玄策使团另有所图?”秦川问道。

    “呵呵,萧某也只是猜测,大人可还记得三日前罗毅回报新安坞以北发现北狄斥候活动迹象?”

    沈牧见萧子珏意有所指,悄声道:“这队斥候出现,与玄策使团北来时间前后相接,慨然的意思是”

    萧子珏摇了摇手指,笑而不答。

    “除了时间巧合,韩炼和潘远二人,在调兵换防一事上表现未免太过急躁。”秦川回想道。

    “的确,正使韩炼明里是佐证蔺校尉之言,暗里是故意给了潘远调动府兵的话头,他二人唱和,蔺校尉也无权限干预,”沈牧心头惴惴,“难道玄策军和赵王都有勾连北狄的打算?”

    帐中空气霎时凝结,这个假设委实耸人听闻,不免惊心动魄。

    沈牧打开全息系统,在地图界面搜索北狄斥候,一个红点在新安坞西北不远处高亮显示出来,使团西去,这支斥候也在向西北活动,沈牧不由皱了皱眉。

    这也太巧了吧,除非是北狄斥候也在监控玄策使团的动向,否则其中一定有秘密。

    还是沈牧打破了沉默:“我以为,可派精干人马找寻到这支北狄斥候队踪迹,相机处置,若与玄策使团无关最好,若真有勾连,不管所图为何,新安坞都要及早打算。”

    秦川沉吟道:“现在我部战力损耗甚巨,剩下这四十人,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沈牧颔首道:“子山所忧不无道理,只是这斥候队如鲠在喉,事关我部生死存亡,派军跟踪,不得不尔。”

    萧子珏见他主意已定,起身道:“慨然不才,愿当此任。”

    沈牧怎敢托大,萧子珏可是现在他倚仗的第一智将,岂能轻易涉险,当即回绝道:“此事凶险,慨然与子川为我军幕僚,运筹帷幄全靠二位,临阵战事,还是交给沈某吧。”

    萧子珏笑道:“那还是子山兄留守,萧某陪沈兄走这一遭吧。”

    沈牧见识过他智计,也不推辞,当下议定。

    沈牧从残军中挑选出十二名精干军士,这些人经云津苦战能全身而退,单兵战力已然不弱。

    十四骑饱食饱睡一顿,备足粮秣,人手俱配长弓,内着甲胄,外裹棉衣,入夜后踏着残雪西出新安坞而去。

    连追三日,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