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家老爷子又一次召集全家,明日就要下聘,聘礼和人员都要安排好。老大楚秀才和老二楚掌柜,还有大儿媳和二儿媳,带着媒人打头。
楚恒两兄弟,另外又安排了家里四个兄弟陪同。为了排场,特意叫了大房已经成婚的大儿子楚言和二儿子楚信,俩人都是读书人,现在还在进学,楚言是秀才,楚信是童生。
另外,还有三房的大儿子楚仕,五房的大儿子楚诚。一些抬聘礼的亲朋,赶车的车夫。
这阵容不比当初给二房大儿子楚文小秀才安排的少多少,主要是差在读书人上。现在楚恒替楚文成婚,那些同窗好友自然不能再请。
至于聘礼,给楚文准备了一共是十六台,聘金二百两。到楚恒这,为张府门第和楚家颜面也不能应付了事。于是把女人用的一些首饰头面和衣料布匹换下,就剩下八台。
就因为这八台聘礼,又争执起来,最激烈的就是二房和楚老太太。
这些聘礼不说是楚家倾其所有,但也花了大半个家底。就为了结这门好亲事,楚文能得到帮扶提携,功成名就。
结果结亲人选一换再换,成为张府庶出少爷和楚家不受重视的楚恒结亲,还花大价钱聘礼,这有些人接受不了。
楚掌柜夫妇俩,原以为这些聘礼会给自己儿子楚文留着,另外再给楚恒置办一份聘礼。
虽然也不能太寒酸,但也不能这么多,就算取出来一半,只留聘金和聘礼的基本物品也行。但楚老爷子又另外置办了一百多两银子,加起来快五百两了。
依照二房楚掌柜夫妇的意思,给楚文准备的聘礼都是按照大户人家标准,给张府一个庶子太奢侈。
给一百两聘金,再给一百两买些礼品就是了,就这标准别说镇上,就是县城也要一些富户人家才能拿得出来,比上是不足,但比中等人家绝对是足足的。
而楚老太太那是舍不得,给这些不能有出息的儿孙哪能花这么大的价钱,更何况是她看不上的楚恒。
直接告诉老二楚掌柜,拿一百两去办聘礼,这是给张府面子,要是他我十两都不出。
这一句话勾起了楚老爷子的怒火,当年如果不是她拎不清,舍不得十两银子,把十二岁的楚恒送上战场,怎么让他好几年都抬不起头。
别人一议论战事他都恨不得躲远远的,就怕别人提起楚恒。那不是普通的兵役,那是战时参战,那是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去送死。
楚老爷子一拍桌子道:“既然你们不愿,那你们谁愿娶男妻就去娶,如果实在都不愿意那就退掉婚事。别什么好事都是你们的,孬事都推别人身上,想捡便宜还不想出力,真都是好心思。”
“老二,”楚老爷子又转向楚掌柜夫妇说:“这门亲事是给楚文结的,一切商谈也都是你去的,现在交给你,是楚文娶还是你找谁娶都可以,但是楚恒不可以。”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谁都不要谈了。老二你安排好人选,我出一百两银子聘礼。如果不成,退亲就是了,我老了也不要什么脸面了。”唉,楚老爷子叹了口气。
楚家人面面相觑,这亲不成了?楚老爷子摆摆手:“都散了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楚掌柜还以为他爹拿对他们,都到这程度,明日就下聘了,现在换人,换谁来?要有人也轮不到楚恒,退亲这不是和张府结仇吗?
这一看,人都让散了,这是来真的,这下急了:“爹,有事慢慢商量,急不得。真退亲,那不是打张府的脸吗!不结亲也不能结仇啊!”
楚掌柜心里有鬼,不结亲他的宅子就没了,而更怕的是,到这时候了退亲,那就真得罪张府了,以后还怎么得好。
“商量什么!有什么商量的!到什么时候都打自己的小算盘。要么按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