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口等人来收。
正等着,前头好像收粮出了问题,一圈一圈的人围在张家门口。
张家刘瑾记得蛮子喜欢这家的姑娘。他皱起眉头,心下一层阴云。
叫了二老看着粮食,自己跑了过去。
挤进人群,果然,王蛮子也在,身后缩着哭泣泣的姑娘。
面前是收粮小队,粮食上了称,刘瑾看了看,斤两少了,而且米也不像今年收的。
收粮成员和王蛮子都是怒气红脸的样子,刘瑾大致有了数。
收粮小队一共俩人,都是男性,其中负责记录的提着笔杆子,“你们还有完没完了?按规矩张家要收八十斤,这才四十斤不到,质量上我们已经是放了水了,数量上都不够谁给你补!”
王蛮子顶压也护着姑娘,“她们家今年出了点事根本没种地,就这些粮还是她们去年留下自个儿吃的。”
小队成员:“这个我们管不着,斤两不够就是不够,要么交粮要么押人!”
“你们还是不是人!”王蛮子怒道:“张家又不是不想交,他们是没办法交!家里顶梁柱出事你们是要家俩母女交啥!交血还是交命!?”
小队两人见惹了人,也担心收不了场,开始讲理:“我们就是负责收粮的,你跟我这儿白扯也没用,斤两上不对,你让我们怎么交差?”
记录的小队成员见对方这么护着张家姑娘,就说:“要不你替他们把斤两补上,这事也就算了。”
话头一下转向蛮子,村民都知道他跟着刘家老二赚了点外快,剩下四十多斤的大米不会交不起,只有愿不愿交的事。
蛮子瞧了眼已经害怕得紧紧抓他衣角的姑娘,他当然愿意替心尖上的人交,只是交不交的原不在他,而在于吴清。
吴清虽松了口,让蛮子跟张家姑娘好,但前提是在出息之后。
现在八字就稍稍点了个点,这姑娘好都没好上,就要替她先交粮了,依吴清的性子,这事难办。
村里就没人不知道蛮子喜欢这姑娘,要是明明有能力交却不肯,怕是姑娘心里也要凉了。
收粮成员:“怎么说,要不要替她们交了?”
蛮子:“能不能交少点”
收粮成员:“都说了按规矩办事,我们要少了,谁给我们补上?”
已经没办法了,粮食必须如数上交。蛮子正为难,刘瑾此时走出来,在对方末路时轻轻拍了拍他,说:“你先回去跟你娘商量,能出多少出多少,剩下的我来。”
王蛮子眼底闪出一片亮光。
刘家那片瓜地赚的可比王家多得多了。
难怪这么财大气粗的。
村民们暗自腹诽,心里头都有数。
没数的是这收粮小队。
蛮子回去找吴清要粮了,小队一人从头到脚将刘瑾打量一番,眼瞅着陌生得紧。
这乡下地界哪来的这么个唇红齿白的清秀小伙儿。
“你村里的?哪家的?”
“刘家的。”刘瑾微笑。
刘家他记得刘家一个当兵,一个卧床,还有个小的读书,这个活生生的是谁?
见同事发懵,另一个凑跟前小声嘀咕:“前两年收粮你不在,这小子是刘家老二,两年前突然病就好了,听村长说这小子今年夏天还卖了八千多斤的西瓜给徐老板。”
拿笔杆子的一听差点掉笔了,瞅了眼刘瑾也没太敢瞅清楚,压着声音,“那个管南城销售的徐老板?他哪来的关系?!”
一村里的怎么可能。
“具体情况不清楚,好像是隔壁养鸡户汪老板介绍的,唉!这小子本身就有好货,就算没有关系,有这些好东西在,徐老板迟早找上门。”
“他怎么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