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刘瑾第一次进城,城中一切事物在他眼中都是新鲜的。

    街上来往人不多,各式各样的商贩却齐齐冒出尖儿来,有路边摆摊推车的,有商铺开张的,还有扛着冰糖葫芦边走边叫卖的。人们所穿衣料颜色多以蓝灰黑为主,这是八零年代初期普遍的色彩。而墙面通体都是红砖的颜色。

    随着开放的春风一路向前吹,服装的款式,衣料,颜色,都会日新月异。

    刘父带两兄弟找好摊子,甩开两张特大的麻袋子铺地上,把车框子的菠菜,青菜,韭菜摊开,一堆一堆的放,从左往右依次是青菜,菠菜,韭菜,一袋子大约二十斤的大米放在身边,弄完这些刘父又从车里搬下个小凳子,还有一大瓶瓶盖子扎了窟窿的水,以及一把称杆子。

    刘父告诉他:“大米一毛八,青菜一毛,菠菜一毛五,韭菜一毛二,都是一斤的价,记住了不?”

    刘瑾点头。

    “那好,你看到这里,”刘父拿来一杆称,称杆子上有很多点,他指着第一个大点说:“这里是一斤,”手指挪到第二个大点,“这里是两斤,往后就是三斤四斤。两个大点之间有十个小点,每个是一两,比如称一个重一斤一两的东西,就会到这。”一指第一个大点后面的第一个小点上,“懂了不?”

    很好理解,刘瑾:“懂了。”

    “好,这里有两个绳圈,如果你用离钩子较远的这个提东西,”刘父拉了拉钩子后头的第二个绳圈,“就用刚才教你的法子称,这个大绳圈你不要动,我先去送你弟弟很快就回来,你看到摊子。要是日头毒了,就给菜洒点水。”

    刘瑾笑道:“放心吧,我会看好的。”

    刘父嘴角上扬堆出许多褶子,然后带刘舒走了,刘舒回头挥手告别。

    刘瑾也挥了挥。

    待人走远,刘瑾就在小凳子上坐着。

    清晨五点出发,现在六点四十多,街上人少,商贩也刚开张。坐了一阵,来早市摆摊的人渐渐多了,刘家摊位旁来了个三十多的短发妇人,皮肤黑黝,湿毛巾搭肩膀,是农村人,也摆了摊位,也卖蔬菜,但品种不同。

    妇人第一次见刘瑾,只觉得他白净,要不是袒胸穿开衫,鞋上淤泥的,还真以为是个大户孩子下来体验生活的。

    妇人提醒道:“小伙子你占错位置了吧,这位置是老刘头的。”

    刘瑾告诉她自己是刘家二子,妇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你就是那个老刘说的病气儿子啊。”

    “没想到模样长得蛮俊的。”

    刘瑾倒是被人说惯了,只是点头称还好。

    两人聊了一通,妇人姓杨,是岗村东面另一个村庄来的,距城里的路比岗村要近上许多,家中有一女,老公干农活儿,所以由杨姐出来卖菜。

    刘瑾管她叫姐,她很高兴,说他嘴甜。

    摆摊的越发多了起来,形成了早市,来往上班的城里人也渐渐多了,街上人声嘈杂,吆喝声此起彼伏。杨姐也开始叫卖了,客人们在一众商贩里走走停停挑选自己想要的东西。

    刘瑾在摊位上看着,发现杨姐的摊位有许多客人光顾,她的嘴巴和笑脸一直朝客人展开。

    而且吆喝声越响亮的,摊位前客人越多,虽然不一定买。

    刘瑾低头看看自己清冷的摊位,想像其他摊主一样扯嗓子吆喝,试着开口两声,发现嗓门儿并不够大,自己的声音一下就被遮掩过去了。

    杨姐的摊位依旧火热。

    这是一阵早高峰,就持续一两个小时,时间一过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日头也会更毒,菜会不好卖的。

    所以各个摊主都赶着卖。

    刘瑾给蔬菜撒了点水,正想法子怎么招揽客人。这时,目光里有几个年轻姑娘落了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