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在几十年前都曾是苏家田。祖院向东南山坡下被开做大场——专门用来碾作物的地方,这里北边便是一个豁岘,有风,方便扬碾好的庄稼。大场向北上一个小坡,过了豁岘,又是一个弯,这里南高北低,山势平缓,北方高山很远,隔着一条大沟,北风受山势阻挡大大减小,但却不是没有,不大不小,气流通畅,三伏天作物不因温度太高而旱死,这样的南阴弯地是山里的庄稼人梦寐以求的天心地胆,所以这里才是真真的苏家弯——被称做苏家地弯,苏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这个风和日丽,远离尘嚣,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经过祖太爷爷父子的艰苦开垦,不几年便牛羊成群,骡马兴旺,过上了安稳富足的日子。后来有一货郎哥看到这里于世无争的日子很好,加之苏小诚祖太爷一家对他很好,便主动将女儿嫁于苏小诚太爷为妻。祖太爷爷也乐意这送上门来的二媳妇,并邀请亲家也来苏家弯帮忙种地,这里能开垦的地太多了苏家父子根本种不完。孙家祖太爷爷也乐的来帮忙,后来干脆带着自己的老婆和三个儿子一起来,在苏家弯的下弯里掏了几孔窑洞住了下来,在帮苏家干活的同时,自己也开荒置田,不几年就成了和苏家一样十里八乡数的着的大户。而且苏家人有着经商的传统,,到了孙家三太爷爷执掌家务的时候,孙家是有名的大商户了。

    在苏家弯这片天地间,苏孙两家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是远近几十里的大村庄,而且苏家弯的裔民早已超出苏家弯的范围,向远处发展了。在人口上两家始终大体相当,苏家弯始终是苏孙两大户的格局。苏小诚的祖太爷爷曾经无不遗憾地说“我要知道我有这么多的孙子的话,苏家弯我是不会让别人染指的。”

    苏小诚共有九个爷爷。正所谓“一母生九子,个个不一样。”有时人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苏家在经历了祖太爷爷和太爷爷两辈人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快速发展之后,当爷爷们渐渐长大执掌家务的时候,也就开始渐渐败落了。

    苏家的败落,源于苏家爷爷们的相互傾扎c推诿c扯皮c算计。大爷好吃懒做,嘴勤屁股懒,还自视甚高;二爷自私强势,精明能干;三爷也就是苏小诚的爷爷老实巴交,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太头看路逆来顺受;四爷好逸恶劳c嗜赌成性;五爷为人圆滑c八面玲珑c自有打算;六七爷纯朴c年级尚小c只能在大哥哥们的争斗中看热闹;八爷九爷那时还在太爷爷太奶奶的护佑下不谙世事。

    偌大一个家,能够认真做事的,也就二六七爷,而且就这还个怀心思。大爷喜好唱戏,整日里约几个好友或去别处赶红白喜事,或在家里吹拉弹唱,不怎么下地干活,作为未来家长,对弟弟们颐指气使,吹胡子瞪眼。二爷看不惯大爷的做派,鼓动太爷爷在外乡置了些田,由二爷带着八爷照料,渐渐地二爷和八爷便疏远了这个家。家里的主要劳力就剩苏小成的爷爷c还有五六七爷,五爷嘴甜,太爷太奶奶有事总倚重五爷,家里的牛羊有由五爷和七爷照管,即便是秋收的大忙季节里,五爷总是赶着牛羊到山里去放,落得个清闲自在,四季如一日。其余的爷爷在农忙之外还得到外地去讨生活,大爷带着他的三弦混吃混喝,爷爷手巧,夏天里便带着六七爷去到川里赶花场赶麦场,冬天里给人箍窑打水窖,;挣到粮食银两拿到家里交给太爷爷管理使用;四爷出去会他的雀友,有时赢了钱也交给太爷,输了便偷家里的粮去敌;二爷和八爷在那一片天地里收的,除了留下口粮和籽种,其余也换成银两交家里,九爷被太爷爷送到县城去读书,爷爷们倒没意见,大家都想着家里有个读书人脸上也有光。家里除了这些日常用度外还有一样大花销,那就是太奶奶的大烟。太奶奶生了十二个孩子,在家里那是劳苦功高,可也落下了一身的病,为了缓解痛苦,开始拿大烟试着治,一治病好了却上了瘾,每年一猪尿脬的烟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