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并影响至今。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

    武当山

    武当山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当县。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

    唐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山。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历时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宫观33处落成。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

    1961年,金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2月22日,紫霄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11月8日,武当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8年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

    武当山

    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7月,玉虚宫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5月,启动武当山玉虚宫修缮工程。

    2012年,武当山特区启动武当大兴600年20余项大型系列活动。

    2012年7月25日,五龙宫景区正式投入开发建设。

    2012年8月1日,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遇真宫顶升工程正式启动。

    2012年9月27日,武当山玉虚宫修缮落成。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武当山,经度:111.004纬度:32.400

    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城区,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