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晴月想事情正出神,淑琴便拉了一把,“晴月小主也别往心里去了,小主们和我们奴才不一样,只要日后在宫里说话行事稍加注意就好了。”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这后宫的长廊弯弯绕绕,如果不是淑琴领着,必定是要迷了路。和舍子的脸色倒是明朗起来,只是有些许紧张,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放在身前,连着手里的丝帕都被捏的有了皱痕。
毓庆宫坐落在紫禁城的东边,和储秀宫离得不算近,却也不远。长廊边上的檐脚压得比宫外的屋子要低许多,晴月被领着下了几个台阶,再走几步,便能看见蓝底金框的一块牌匾,“毓庆宫”三个鎏金大字正当其中。
晴月见着屋子外边站了一个年纪不大的公公,墨绿色的袍子,模样还稚气未脱的样子,只是一双眼睛透着机灵,虽早早看到一行人往这毓庆宫里来,却并不急着上前问,还是淑琴先打了招呼,“车公公,皇后娘娘可在屋里歇着?”那公公懒懒一抬眼,嗯了一声,却又伸手拦住了正欲踏进屋里的淑琴,“急什么呢,我先去通报一声,万一娘娘这会儿不方便,你们就先等着吧。”
淑琴又收回了脚,站在边上。这车公公更被人广为呼喊的名字是“小寿子”,和纯贵妃身边的小太监“小禄子”一道,是皇上赏赐给的,年纪虽不大,但好在对皇后忠心耿耿,做事也机灵,因此深得皇后欢心,平日里的赏赐什么一件也不曾落下。
“进来吧。”小寿子在屋子里喊了一身,“一会儿皇后娘娘问什么就答什么,没问的就收着点儿。”临进屋前,淑琴又提醒一番。
进了屋子,晴月才发觉这毓庆宫是由三间屋子组成,屋子与屋子之间用雕花木屏相隔,皇后正坐在第二间屋子靠着北边墙的榻上,手边桌上是还冒着热气的一盏清茶,见淑琴领着两人进来,便微微笑着。
“淑琴给皇后娘娘请安,”淑琴半蹲着,晴月跟和舍子也学着她的模样请了安。
“都是自家人,快起来吧。”皇后把手身在前边,往上抬了抬,示意三人可以站直了身子说话,然后又跟身边的宫女说,“婵珠,去看看让御膳房备着的点心好了没,若是好了就让人送来宫里。”宫女应着,带着小寿子一并出了屋子。
“晴月跟和舍子?两个人都长得标致得很,虽是才见着第一面,到让本宫觉得很是亲切,好像就在哪儿才见过似的。”皇后起了身,走到两人跟前,淑琴从边上冲晴月微微抬了抬下巴,晴月领了意,皇后虽是能喊得出两人的名字,却对谁是谁不甚了解,淑琴是想让自己先介绍一番,免得皇后再发问,“晴辰在杭州的时候就听爹爹说,皇后娘娘气质不凡,母仪天下,今天见到娘娘,倒是比那话来得更真切。”
皇后很是受这话,直接牵了晴月的手,“阮元的千金已是这般大,我这做堂姑的都不称职了。”然后又牵了和舍子的手,“那你就是秋佳氏的小女,和舍子咯?”
和舍子怯怯地应了一声,“不必紧张,”皇后宽慰两人道,“你们这几日就先在储秀宫跟着淑琴先适应一下这宫里的生活,等皇上处理了近日的事物,本宫再引荐一番。”
“是。”两人异口同声地应着。
正说着话,婵珠跟小寿子领着两个嬷嬷已经带了点心回屋子,把篮子里的物件摆在第一间房的圆桌上,婵珠才又进了里屋,“娘娘,您吩咐的点心已经备好了,可是现在趁热吃?”皇后点点头,婵珠便想过来扶着,“不用,你先带着晴月跟和舍子吃去,我还有话要和淑琴说。”
晴月望着淑琴,对方脸上倒像是见惯了似的,不做声只是微微笑着。晴月欠欠身子,便跟着婵珠走向桌边,和舍子依旧没什么胃口,只咬了一小口细沙酥饼,便没了动作;晴月虽是吃着,但心思却飞去了里屋——皇后也没刻意压着嗓子,所以说的那些话,晴月也听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