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用过早饭,徐令珠她们才陪着老太太说话,就听着外头一阵脚步声,有婆子进来回禀,说是安国公老夫人和舅太太来了府上,这会儿已经快到二门了。

    “快,快迎出去。”老太太满脸笑意,对着站在那里的徐令珠道:“你年纪小脚步快些,先迎出去,你外祖母见着你定是高兴得很。”

    “玉丫头也跟着吧。”

    徐玉珠也应了一声,便跟着徐令珠一块儿出了明雍堂。

    刚走了一会儿,便见着迎面而来的安国公老夫人程氏和大舅母崔氏。

    “孙女儿见过外祖母。”

    徐令珠才刚福下身子,就被程老夫人拉了起来,将她细细打量了一番。

    “听说你身子好些了我还不信,如今见着,当真是气色好多了。”

    “外祖母时常惦记着,孙女儿怎么敢不好。”徐令珠带着几分亲近道。

    说着,对着一旁的舅母崔氏福了福身子,叫了声:“大舅母。”

    崔氏含笑看了徐令珠一眼,亲手将她扶起来。

    “你身子才好,快别这么多礼。”

    崔氏说着,对着一旁的三姑娘徐玉珠道:“三丫头也起来吧。”

    如此,众人才簇拥着程老夫人一路去了明雍堂。

    老太太彭氏已经在月洞门前等着了,陪侍在侧的有大太太顾氏,二太太孟氏,三太太万氏和大少奶奶氏,几位姑娘,还有一众婆子丫鬟。

    程老夫人和老太太彼此寒暄了一番,才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进了明雍堂,在正房的软塌上依宾主落座。

    “今个儿天热,亲家太太一路过来定是热得很,你将备好的梅子汤端上来吧,还有令丫头和玉丫头亲手做的点心也拿上来。”老太太吩咐丫鬟朝云道。

    看着朝云退下去,程老夫人便笑道:“这一趟过来,倒叫一家子都不安生了,何劳姑娘们亲自动手做。”

    彭氏笑道:“亲家母不必外道,都是一家子。她们是晚辈,自该孝顺些。”

    朝云去拿梅子汤和点心的工夫,众人给老太太和程老夫人请安,又各自见过礼后,才依身份各自坐下。

    徐令珠和几位姑娘们则是站在一旁,陪着老太太和程老夫人说话。

    程老夫人见着大姑娘徐佩珠,心下惊讶,脸上却是没表现出来。

    老太太解释道:“前些日子她查出有喜,大长公主怜惜她,叫她回娘家住上几日。”

    听老太太这么说,程老夫人才了然,将徐佩珠拉到自己身边,细细问了她怀像可好,害喜可厉害,平日里吃食可有专门叫人打点。

    徐佩珠一一答过,程老夫人才笑道:“你得大长公主这般疼爱,是你的福气,等诞下长子来,福气还在后头呢。”

    徐佩珠谢过,脸上的笑容却是僵了僵,手下意识按在了小腹处,眼底闪过一丝黯然来。

    徐令珠正对着徐佩珠站着,将她脸上的神色收进眼底,心下忍不住腹诽一声。

    大姐姐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事情哪里是能作假的。便是中间寻了法子叫腹中的胎儿不慎落掉,也少不得叫大长公主空欢喜一场。

    她前世深知大长公主并非慈爱之人,大姐姐千般算计,哪怕害了二姐姐一生,不也落得个在家庙中青灯古佛度过后半生的结局。

    前世大姐姐被一封休书赶回了宁寿侯府,为了不牵连府里未出阁的姑娘们的婚事,大姐姐便被老太太派人送到了家庙中。

    那时候她觉着大姐姐又可怜,又可恨。

    可怜的是她身不由己,可恨的是她算计了二姐姐,又防着二姐姐,叫二姐姐落得这般下场。

    徐令珠正想着,耳边就传来外祖母程老夫人的说话声:“今个儿过来是有一件紧要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