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初二,宜出行。
白沙镇,周府
清晨,天气晴朗,周常氏便张罗着往马车上装载包裹,包裹已经快要占满马车了,周憧憬这一趟出门所去甚远,据说一来一回超过四千里,仅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是月余,这是周憧憬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她十分担心。她自从嫁给周憧憬,就没有离开过白沙镇,离家最远的时候,也不超过十里,难以想象离家两千里是什么样的情景。
除了担忧,她也很害怕。倘若,周憧憬出远门,长子不在家,二子c三子还未成年,家里不就没个当家做主的男人了嘛。这万一家里有事需要拿主意,该去找谁呢?
周憧憬回答,家里家外的事,都由周老夫人做。由此可见,周憧憬已经说服老娘同意他这次远行了。
临行前一天晚上,周憧憬将二子c三子叫到跟前,说道:“这一次,为父离家三月,家中诸事都由你们祖母管着,无需担忧。只有你们的母亲,让我内心担忧,你们作为她的儿子们,要照顾好她!”
“父亲尽管安心。”周仲信信誓旦旦地说道:“母亲最担心的还是父亲在外的安全,如果父亲能够一月寄回一封家书,想来母亲也就不会那么忧心了。”
周憧憬先是点点头,又皱着眉摇摇头,说道:“怕是很难!”然后,看到周仲信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一动,眉头舒展开了,笑着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周仲信好整以暇,说道:“父亲能寄家书回来是最好的,我们都盼着父亲的音讯;若是事不可为,孩儿可替父代笔,权且安祖母和母亲的心,只是,这只是权宜之计,父亲平安归来方为正理!”
周憧憬想了想,周常氏并未读书识字,也难以分出字迹,若有书信归来,必然找二c三子宣读,这就不易出错了。如此推测,这的确可暂解心忧。
周憧憬不禁点点头,笑呵呵地对周仲信说道:“此计甚好,可解我忧。而且,我观你前几日收拾镇中泼皮也是很有手段,有拉有打,镇中百姓多为你叫好!我亦觉得家中出了一位麒麟儿!”
周仲信嘿嘿一笑,颇有些不好意思;而周憧憬亦是开怀大笑。
这次收拾镇中刺头,周仲信是谋定而后动,以有备攻无备,焉有失败的道理!唯一可虑的,就是要避免镇中人人自危,所以,他需要一个能够服众的借口,而这个借口早已经传遍白沙镇了,那就是镇中有人私通绑匪。
起初,镇中百姓肯定是不太相信的,可是日过去了,周家总是天未亮就敲锣吵醒全镇百姓说事情已经有眉目了,并从周家流传出来好几个版本,直指村中几个刺头,这一下,镇中百姓开始动摇了,觉得还真有可能啊!何况,他们每次睡的正酣时被铜锣吵醒,真是不胜其扰,烦不胜烦,于是,他们觉得正是这几个刺头,才使得大家不得安宁,不仅远离那几户刺头人家,还对他们飞短流长,几日以后,全镇百姓居然都说那几户刺头人家私通了绑匪,而且传得跟真的一样,并请周家将他们绑了送官!
然而,周家并未有掌握真实有效的证据,而且,周仲信意在立威,非是杀人,否者,大可以栽赃嫁祸。所以,周仲信将肯跑来周家服软的刺头安抚了一番,留在身边听用;将未肯服软刺头连通家人驱逐出了白沙镇,让他们背了黑锅,随后,宣称这是庶民的胜利!
镇中百姓庆幸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自然是如释重负!而对于自己能够揪出叛徒,也是与荣有焉,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不知觉地,他们和周仲信站到了一起,开始对周仲信歌功颂德,称赞其料事如神!惩奸除恶!有侠义之风!
于是,周仲信顽劣的形象便一举扭转了过来!周家人亦觉得十分欣慰!
这便是整个事情的经过!周仲信捕风捉影,将镇中刺头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