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白整个早课就在研究《道法浅析》中度过了。早课后,众人依旧吃着山下乡人送来的米粥胡饼等饭食,东岩子道长也在此时出现用饭,不过他对李白研读《长短经》的进展并不未提及,而此时李白自己的首要任务反而是认识了解道法,进而练就一身道法本领,那本将讲述纵横弟子智计天下,操控数国互相攻伐的传奇经历之经书,虽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但离李白的生活太过遥远,暂时不必投入太多精力,李白想着自己道法入门之后,再做其深究。

    虽然李白有心用过早饭后就立刻回房苦研自己抄写《道法浅析》之内容,但师兄于坚告诉李白不宜操之过急,李白早课上已经专心研读一个多时辰,此时身心必有些疲倦,不如待师弟沈冲收拾完“厨药房”,一起下山走走,顺便将昨天所用木具和今日餐具送还乡人。李白答应了,留在“药厨房”等待沈冲履行之前的“赌约”,师弟沈冲此人虽大大咧咧,但做事还算认真,“药厨房”各处都打扫了一遍,而各种碗筷餐具包括乡人的粥罐也都清洗干净。道观众人自用餐具归于原处后,李白带着提着竹篓粥罐的沈冲来到“药厨房”后面的“丹库房”,从房内角落找到昨天制作完木门后放于此地的锯子刨子等木具,外加上刷门的桐油,毛刷等物品,一旁还有两个竹篓,应该是师弟张敏借取诸物时乡人提供用来装木具桐油所用。李白将锯子刨子毛刷等工具放入一个竹篓,另一个竹篓则单独放上桐油,避免工具沾上油渍。双手各提一竹篓,师弟沈冲见状本欲帮李白分担其一,李白见竹篓虽重但尚可接受便推辞不受。二人提着竹篓出了道观,太阳正悬空当照,阳光洒在李白身上不一会,全身就升腾一股温暖气息,之前读书的疲倦仿佛清扫一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果然是如此的朝气蓬勃。

    很快走到山脚凉亭处,两人并不停留继续前进。只走了片刻功夫,便走到石板路的尽头。现在的李白第一次来这里,石板路后的山路是一些碎石子铺就的土路,记忆中下雨天还颇为难行,也是从这里开始,算是真正属于山脚下,也有着几个小型的村子,站在此处,远处的炊烟也已经看得清楚。

    木具是几个村子中最大的村庄的木匠人家借来的,本地几处村子中只此一家木匠,乃是家传技艺,亦是该户人家立足于此的根本。道观众人都是称呼这个村子为李家村,木匠则成为李师傅,这是该户人家家主也是木匠世代传承的名号,周边村户都以此称之,其名反而不为所知。而道观所用早饭则是几个村子按月轮流提供,至于今日乃至本月后面二十多天则是由离道观最近的刘家村负责送上山的。

    李白沈冲二人沿着石子路继续前行,穿过一片树林后,便来到了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刘家村。二人刚一走进村内,便被村人看见,一个还在屋前吃早饭的村人忙喊道:“刘婶子,快出来,山上的道长送罐子来了”,李白见其碗内各色夹杂,似是各种杂粮煮制而成。村人大声叫喊后,一位中年大婶从一旁旧木屋中急忙走了出来,边走还边在衣服下摆上擦手,带着些许讨好的问道:“各位道长对饭菜可还满意?”说完还赶忙从沈冲手中接过粥罐。大婶嘴角还有些许菜渍,看来今天的早饭应该就是这户人家做的,而且应该是早上做完道观所需饭食,又将其送至山上道观后才料理自家早饭,此时该户人家想必正在用饭。李白又想起道观所食米粥,虽与现代机器去壳后的精米有所差距,但也去壳甚净。观村人所用饭食,皆为各种粗粮和稻米混制而成,李白不是“圣母心”爆发,而是想到东岩子道长从山下订用饭食的用意,恐怕不止方便一说。山下乡人除了耕种土地,偶尔还能进山打猎获取些肉食和毛皮,既可食用果腹,制衣御寒,更直接的做法是远行数十里外的乡府集市卖掉换取金钱,合理添置各种生活用品。但是耕种所得米粮亦需交税和自用,打猎则收获难言稳定。而道观所需饭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