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齐梁一直在研究怎样做伊面。擀面的事情自然是交给阿福,将面条做得尽量细而坚韧,然后再煮熟,沥干水后放入锅内炸。
小泽负责在一边添柴火,赵兰在屋里面和刘秀云一起粘纸袋,这是以后要装面饼和调料的。齐梁想一想,油纸粘接起来的话,密封性应该是不错的,面饼油炸后本来就干燥,无水,能够存放挺长的时间,再加上一个油纸袋,防水防潮,应该就可以了。
赵兰和刘秀云坐在屋里边干活边聊天,刘秀云对这新来的姑娘也很好奇,当娘亲的没办法不多想,这梁小子难不成是看上了人家
赵兰也是个心思灵巧的人,这人是掌柜的娘亲,无论怎样也要处好关系才行。她与刘秀云一同粘着,手上活巧的很,时不时不会的地方还要请教一下她。刘秀云看她低着头粘纸袋的样子,倒也觉得这姑娘好看得很。
两个人渐渐聊起了家常,刘秀云状似无意的问了一句,“兰姑娘,家里定亲了吗”
赵兰募得咬了下下唇,眼里划过一丝不甘,手上慢慢捻着纸,等到再抬头时,早已恢复了常态。
“回婶子话,定了亲的。”
刘秀云有一丝诧异,可想来也是,这姑娘都十六岁了,人也是个好的,怎会还不定亲呢。
赵兰一下子神色黯然,“婶子,不瞒你说,我这亲事,是五岁就定了的。”
“哎呦,还是娃娃亲”
“是呀,我与郭家那小子从小是一块长大,彼此也是有一丝情分在的,本来约定好了去年秋天就成亲,可”赵兰说到这,声音竟是有一丝哽咽,说不下去了。
“怎么了呢,姑娘,出了什么事不成”
“我我在秋天时病了一场,躺在家里怎么也起不来,那郭家听说了之后来送过两回东西,说是亲事等到春天在办。”
“我父母也不是无理取闹之人,我都抱病在床了,自然不能强求人家娶我,便也没说什么。可是等到了年后,我这病也完全好了,本就是伤寒,不算什么大病,调理了一冬便无事了。可等我父亲再去郭家提这件事,竟是连门都不让进”
赵兰抽抽嗒嗒的,“父母都劝我忘了他吧,我们两家八成是不行了。现在都入秋了,那郭家小子一回也没来找过我,他不想与我结亲,那便算了,可现在庄里人都知道我们两家是定过亲的,谁肯娶我呢”
没想到竟是这样,“唉,这郭家到底是忒过分了些,你这姑娘好好的,又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怎的说悔亲就悔亲。”
“要我说,这样的人家,不要也罢。那你母亲呢没又给你找找吗”
“唉,也不是没有找过,但是,家里有两个兄长,也都是适婚年纪,又要准备聘礼,又要准备我的嫁妆,家里也是紧张而且父母也不愿意我就这么糊涂的嫁人了,若是找不到好人家,还不如再等两年。”
“唉”刘秀云也跟着叹了口气,这家的父母也是有良知的,现在可是很多人都把嫁女儿的钱用来给儿子娶媳妇。
“你便在这好好干吧,梁小子给的工钱也不低,况且待长了你就知道了,这里的待遇极好的。”
“知道了,婶子,我既在这干了,那必然会好好干活的。”赵兰擦了擦眼里的泪,冲着这刘婶子笑了一下。
光是试验如何才能做出出最佳的面饼,阿福一天擀了二十次多次面,才对于面团的硬度有了一点把握。
齐梁则是研究汤料,他将昨日就在锅内炖着的鸡汤盛出来,汤色已经很浓稠了,把汤过滤,里面炖得烂烂的鸡肉和猪棒骨捞出来,盛在盆里,留着两个小孩子蘸着酱油吃。
齐梁小的时候最喜欢蘸着酱油啃骨头,做法也简单,用清水加些葱姜调料炖了就行,不光有骨头吃,还有汤喝,毕竟他父亲的厨艺只能支撑这么多。现在轮到他给自己的小侄子炖骨头,总有一种莫名的传承感。
他把骨头盆端到后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