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不幸的是,这回病得货真价实,得请大夫来了。

    没办法,现实硌人硌得慌,如今的楠安伯府还真没那资格请太医过府诊治,府里也养不起长驻的大夫,只能花银子外头请了。

    她病得起不来,大夫说是小中风,没有三五年的调养,怕是恢复不过来,就算恢复过来了,这管家权大概也就没她什么事了。

    这次是实打实的落到三房的手中,而且人家也不打算再交出来了。

    报应这种东西说起来玄之又玄,仿佛看不到也捉摸不到,但是来的时候就掐在点上,令人措手不及,也大快人心。

    一眨眼秋天了,炎热的天气一天一天凉快起来,京郊田间慢慢出现丰收的金黄色,空气里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味。

    正是蟹肥菊美,黄酒香醇,桂花飘香,宴客往来正多之时,这一天,是给于露白添妆的日子。

    于露白以为自己没什么知心好友姊妹淘,除了爹娘请来的全福太太和长辈,应该不会有什么人来的。

    没料到她小看了自己的影响力。

    的确,和她同龄的姑娘家是来了没几个,添的妆也只是意思意思,一支金钗,一对白玉镯,两匹云锦之类的,更多是面生的媳妇儿,一个个看起来虽然有些局促,送的添妆礼也不见得多贵重,可情意真实,真心实意的祝福,令人如沐春风,好感陡生。

    于露白遣了一个新挑上来的二等丫鬟绿袖去打探,这些面生的媳妇儿们都是哪些人家的?

    绿袖回来得很快,趁着围在于露白身边的人少时,细声的说道:“奴婢打听到那些个夫人们有骑兵营的统领夫人和校尉夫人,还有中尉、都尉……都是姑娘以前旧部属的家眷。”

    “好家伙,一个个都娶媳妇儿了,也没请我去喝酒,太不够意思了。”她看似笑着,可回过头来看着丫鬟们面色各异的神情,眼圈霍地红了。“吩咐下去,要用心招呼那几位夫人,不可以怠慢了。”

    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进来,对于老夫人道:“老夫人,宫里来人传旨意了。”

    满室的笑声细语都静了下去。

    于老夫人让人赶紧去知会老国公爷,带着所有人迎了出去。

    一个内侍从马车上下来,进了国公府厅堂,先是取出明黄圣旨。“兹闻于国公嫡孙女国之栋梁,恭谨聪敏,许与楠安伯府结为秦晋之好,朕躬闻之甚悦,特封为安邑郡主,并赐予邑州十五城为封地,可自由往返封地居住,另赐匹帛二十匹,白银一万两,良田五百顷,做为添妆之用……钦此。”

    老国公爷领头谢恩,这是皇上变相补偿孙女罢官的损失吗?

    “公公辛苦了,进去喝杯水酒吧?”于老夫人不愧见惯大场面的老人,三两下恢复镇定。

    “今日府上可是双喜临门,咱家还有一喜还未报给老夫人知道。”内侍热络地笑道。

    “呃,怎么说呢?”

    一片疑惑的气氛中,内侍又开口,“皇上特令晋王爷收安邑郡主为义女,这不也是桩大喜事?”

    亲王收于露白为义女,也就是说于露白就是宗室女了,这也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郡主。

    众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皇帝是绞尽脑汁要补偿曾被罢官的于露白,居然这么大费周章的,到底是对这位前大将军有多喜爱啊?还是亏欠?

    最令人咋舌的是,皇上好大的手笔,白银一万两、良田五百顷做为添妆,谁听过皇帝给哪位臣子的嫡女添过妆?

    不说一群人觉得宫廷风云诡谲,就连身处在其中的内侍都觉得神奇。

    这下,京城的风向又不知道要往哪吹了。

    “安邑郡主,你可愿多一对义父母?”

    于露白还在震惊中。皇上啊皇上,你为什么不继续漠视微臣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