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结束后,凤诀作东邀请乔童去喝酒,说是一来庆祝他高中状元,二来继续未完的辩论。
酒酣耳热之余,才得知乔童自从他们离开荷泽县后立志誓摘桂榜,日夜刻苦读书,皇天不负苦心人,屡试屡过,经由殿试被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
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聊着聊着,乔童便聊到他的难处。
大鹏朝的状元入翰林的机会很高,大部分从庶起士做起,但是乔童本就有五品闲职头衔,皇上已经发话,也不将今年的状元调派外地,因此便有可能留在六部观政,六部绕过一圈后,应该会在大理寺或太常寺待下来,也就是说,往后起码有十几年或是更长的时间会留在京畿。
乔家就他一个男丁,乡下只剩下老父和年幼的妹妹,责无旁贷的事就是要先将父亲和妹妹接进京,安顿下来。
京城人稠地少,这地靠着城中心更是寸土寸金,他一个新任小官连多看一眼也不敢,郊外嘛,每天上衙下衙多不方便,试问有哪个京官是住到城郊去的?
对乔童这一个外乡人来说,短时间内要找到住起来舒心的宅子实在不容易,看不上的就不用说了,看上的金钱上也拿不出手。
他也咬牙想过,了不起先赁个宅子把父亲和妹妹安置下来,宅子的事可以慢慢再找。他本来也没想过要把这种为难的事情对外说去,哪里知道在京城遇到故人,又聊得十分投契,便说溜了嘴。
“这事不难,宅子的事就包在我身上。”
凤诀认为将来能在朝堂上多一个意气相投的同僚便是助力,对自己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宅子,小事一桩。
乔童可没想到只是随口提了提,凤诀就爽快的答应帮忙,这下,想开口的另外一件事就只好吞回肚子里了。
直到乔童坐上马车离开,心中犹自一片苦涩。
那英姿飒爽,鲜活的印在他心上的姑娘,是否安好?
可她怎么会不好?都订亲了,对象还是方才和他举杯同饮的凤诀,所以,终究他还是来迟了一步,于国公府的闺女配上楠安伯府,那女子事事都出人意表,就连家世身分也不寻常,他乔童就算用尽一生去攀爬仕途也配不上她!
想到这里,高中、面见皇帝的喜悦顿时一扫而空,郁郁回了临时的落脚处。
凤诀奉诏出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的自然是于国公府三房,邱氏一想到女儿要嫁的人不再是个行商,就欢喜得不得了,这下终于能堵住旁人喋喋不休的嘴了。
于纪也是真心赞赏的笑。
这个女婿真是难得,年纪轻轻就官至从二品,成了京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要知道许多官员官场浮沉一辈子,也不过就熬死在一个品阶上,在他这个年纪就能得到这地位,是万中无一了。
在他们这些臣子看来,皇上这举动就像是把凤诀视为近臣,想要好好打磨。
诸多揣测议论在众人之间激起涟漪,本来淡出京城上层圈子的楠安伯府因为凤诀的一步登天又受到了瞩目,长年无人闻问的伯府又接到许多请帖。
但江氏这个处心积虑谋来掌家大权的当家主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想不通,本来已经让她养歪了的孩子,撇开派去的人杀不了他不说,一、两年不见,不但会搂银子了,要娶妻了,这会儿闷声不吭的还弄了个官儿回来,她家老爷虽说也是个官儿,可是在朝中无权,往后她这婶母看见凤诀这侄儿,岂不是矮了一截,得低下头来给那小兔崽子行礼了?!
连着好几次的打击,她觉得心在油锅里煎熬着,那小兔崽子到底哪来的好狗运?
难道关键的一步棋下错了,往后步步都得输?
她觉得气血翻涌,眼前发黑,于是她又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