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抱着必胜决心,哪有打不赢的仗?”
皇帝对璟睿的吹捧,捧得站在一旁抱持反对态度的官员们只能保持安静。
璟睿明知道皇帝要把戏作足,他岂有不配合之理?今日的重点工作是叫文武百官闭嘴,别反对伐金。
拱手,他说道:“抱持必胜决心并不容易,若不是皇上态度明确,户部、兵部两部大人全力支持,军粮、军饷、军功样样不缺,带给前方战士光明未来与希望,谁肯豁出性命替朝廷打天下?谁又能抱持必胜决心?”
转一圈,他二度夸上皇帝。
皇帝眼眯眉弯,胡子下的嘴巴得意地往上翘,莫怪他偏心,璟睿这么好的孩子谁能不疼。
若不是后宫妇人浅见,担心刀剑无情,女儿变成寡妇,他老早就下旨赐婚,把这个孩子招作女婿,不过现在……还是等大事底定再说。
“你刚回京,先休息几日,再拟定伐金策略献上,与朕参详。”
皇帝此话一出,有人忍不住偷笑,搬石头砸脚了吧,你让皇帝想计谋,皇帝还指望你呐。
璟睿倒也不惊,他本就没打算让皇帝出计。
上回那场大胜,叫作瞎猫碰到死耗子,当年领军的是扎嘎木,个头够大,但脑袋里头装的全是木屑,连这样的计策都会相信,也算奇迹。
现在金人部落里几个领头的,勃服罗、妥理达思、满都鲁……一个个都是蹿上跳下的厉害家伙,不能等闲视之。
“臣领旨。”
璟睿笑咪咪地接下圣意,皇帝也笑咪咪地在心中忖度:此役过后,该给这孩子封个什么?
两人都笑逐颜开,但旁边那圈人一个个表情都很沉重。
打仗……那得烧多少银子?户部尚书的鬓角微微抽痛,兵部尚书想到要与金人打仗,头皮发麻;刑部尚书开始算计,如果把罪犯放出来打仗,有多少人可以用?
人人心底的算盘都敲得劈哩啪啦响。
照理说,璟睿是将军,只管战场上的事,在“臣领旨”三个字过后就该安静退下。
可他拍马屁功力年年增长,皇帝越来越喜欢他,因此武官开会时他在,文官开会他也在,他都快当上半个宰相了。
怎样?嫉妒吗?皇帝乐意,谁敢有意见?
于是璟睿继续坐着,继续听大臣论事,也继续从国事讨论中嗅出些蛛丝马迹。
这是吕襄译次次强调的——朝堂动向对商人很重要。
比方,确定朝廷要在榆州挖矿的消息后,他就可以立马从易县将几百车的铁锹、斧头拉过去,再花点银子和当地的父母官吃吃饭、套套交情、送送礼,到时光是买卖工具就能赚上一大笔。
他坦承,自己没事干么找个忙到腾不出手的人合伙做生意?不就是贪图这些“内幕消息”吗?
因此身为合伙人,璟睿纹风不动地坐着、听着,也分析着。
终于,皇帝摆手让众人退下,璟睿跟着百官退出,却没想到皇帝独独唤住他,他就在众目睽睽下转回御案前面。
直到连太监都退开,皇帝这才开口问:“朕听闻一件新鲜事,不知是真是假,得问问你这个当事人。”
“是,臣有问必答。”
“听说你放话要用军功来替自己争公侯,不愿受祖荫庇护,此话是真是假?”
这么快就传到皇帝耳里?他身边有多少皇帝眼线?
璟睿急急双膝跪地,拱手道:“臣不知天高地厚,万望皇上恕罪。”
“这么快就把话吞回去?舍不得到手的爵位?”皇帝似笑非笑地问。
他望向皇帝,满脸的欲言又止。
当年成王兵变,先帝封了不少王侯,一个个都要世袭,一个个都要把自己的儿子、侄子塞进朝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