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者,24岁的魏时珍与28岁的好友王光祈一道,前往德国求学,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1923年,魏时珍报考当时有“数理王国”之誉的德国哥廷根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并任哥廷根中国留学生会会长。
卫长风说:“没错,我的义父本是同济医工学堂(今同济大学前身)的中国学生,那是一所德国人办的学校,全校用德语授课。1922年12月31日,义父在上海租界的工部局大讲堂见到了当时闻名世界的爱因斯坦先生,23岁的义父是相对论的痴迷者,他的表现受到了爱因斯坦科学家的赞赏,并邀约去欧洲留学。”
我点点头,越发聚精汇神的听起来,因为这段历史有关卫长风的义父,有关蒋导,自然就有关素素了没准还和我有关联。
“两个月后,义父顺利地来到了德国,进入法兰克福大学攻读物理专业,但是很快他就在学术上感到不满足,他又以优异的表现考入有着数理王国之称的哥廷根大学(了解物理发展史的读者都知道这所大学的份量),成为了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他的导师中有玻恩c希尔伯特这样的世界级大师。在留学生的圈子里面,义父的名字当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一天,义父的宿舍附近搬来了几位新来的中国留学生,义父知道后立即去探望。他敲开门后,一个中国人站在面前,这人40岁上下,国字脸,浓眉大眼,气宇轩昂,头发根根竖起,一脸的正气。任是谁见了,也不免生出敬佩之意,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一瑟缩邋遢的孩童,这个孩子一直躲在那中国人后面。”
我乍然,轻声说:“莫非那个孩子就是卫哥你喽,那个正气堂堂的中国人又是谁?”
卫长风说:“没错,当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义父恭敬地说:‘我叫魏嗣銮,请问大哥怎么称呼?’那人说:‘魏嗣銮,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我虚长你几岁,岂敢当大哥啊,你就叫我朱德就行了’。没错,此人,正是将来名震天下的朱德元帅。”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惊呼起来,卫长风继续说道:“我本是在街头流落的童工,在一次围抠事件中被朱德救出,朱德侠骨柔肠,便把我带到了身边,我才有机会见到义父。义父很快与朱德结下深厚的友谊,并且一直帮助朱德补习德语,义父深深敬佩朱德刚毅的精神。朱德后来成为新的留学生会会长,并领导留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运动,多次遭到当局逮捕,全靠义父多方奔走解救。那个时候朱德再无精力照顾我,我被义父正式收养,取名叫魏长风。”
“义父在攻读学业期间,不乏在他专业领域对我的教育,所幸我天资聪敏,不过两年,我的专业水准就到达了大学水平。后来,义父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同济大学教授物理和数学,成为中国后期的数理之秀。而我还留在德国深造,借着义父的名声,我也受到了重用。那一次与义父分别后,下次相遇便是40年之后了,也就是我从沙姆巴拉洞穴出来遇到蒋先生之后的事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