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花生,人们提起花生秧子一抖,残土便被都落下来。

    村里的祖辈们来了不少帮忙的,有些跟年轻的人们一样,在刚翻过的垅埝上抖花生秧子,有的坐在一起揪花生,大家各尽所能干得非常起劲。韩杨耕完了一条树趟子便停下来,摘下翻扣机去拉车斗子去了。这时韩宝庆和杨吉祥坐着唐金霞的三轮车也来到花生地里,文娟赶忙迎上去把他们扶下车,孟桂珍站起来笑着说:“还是有闺女好哇,要不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呢。”

    唐金霞逗着她说:“老德家的,别着急呀!你还年轻,怕啥嘞!再要一个呗。”

    “我的老嫂子呀,就要这一个还像憋宝似的这么难,咱这辈子看来没这福气了。”孟桂珍说道。

    韩宝庆和杨吉祥拄着拐杖来到大伙抖出来的花生秧子旁边,坐在老父亲身边一把一把地往下揪花生。人多好干活,韩杨还没回来呢,大家就把他翻过来的花生捡的差不多了。闲下来成群的人说说笑笑地围拢在一起揪花生,刘金明的媳妇王丽红看到冬枣树上零零星星的冬枣,摘了几个对大伙说:“俺滴娘哎!这就是那个冬枣呀?俺还从来没吃过这么脆这么甜的枣呢!”

    爱贫爱说笑话的孟桂珍接话最快,一语双关地说:“金明家的,这么多人就数你眼毒,大伙都低头干活,你咋仰着脸专看上面?看来你是仰着脸干习惯了,光顾着上面不顾下面。哈哈哈”

    王丽红也不含糊,立刻回应道:“德婶子,俺家“打井”你家“灌蜡”,谁都甭说谁,其实咱俩就是炕头上扎猛子——席蘼上下。咯咯咯”

    一群女人们说着c笑着c闹着,忘记了劳动中的疲惫,整个田间欢声笑语。

    韩杨拉来了几捆蛇皮袋子,又挂上翻扣机开始干活了。庄稼人实在得不得了,帮忙干活你追我赶从不偷懒,一上午下来就干完了三个树趟子,照这样的速度两天就差不多完活了。

    下午,来帮忙的人数又增了不少,韩杨看天气很好,早早地让大家回家休息去了。唐金霞看他整天的干活不站脚,放心不下,拉着杨吉祥和韩宝庆来到猪场帮忙,一进猪场不敢闲着,就跟文娟帮着他赶紧的卸完车后,又忙活着喂猪喂貂,他们回家的时候,刘隽早就在家里做熟了饭等着呢。

    吃饱了晚饭,韩杨来到刘隽屋里,抱着小石头又是亲又是举的,逗得小家伙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刘隽接过孩子来对他说:“快歇着去吧,都干了一整天的活了,你还不累呀?”

    韩杨笑着说:“嫂子,你还别说,只要看见这个小家伙,再累也不觉得累了。”

    “这么喜欢孩子,赶紧的找个媳妇,麻溜儿的娶到家来,明年就能抱上自个的了!到时候你就知道是啥滋味喽。咯咯咯”刘隽笑着说。

    “不着急,等小石头儿大大再说,现在有他每天给老子开心不是挺好的吗,我把他当儿子养是一样的,等他一会说话的时候,我就教他喊我爸爸。”韩杨笑道。

    在外屋洗脚的文娟说:“韩杨先生,你不是认了宝骏做你干儿子了吗?”

    “那有啥?多子多福嘛。宝骏今年六七岁了,再过十几年就又喊我爷爷的了。哈哈哈”韩杨大笑道。

    文娟说:“看把你美得,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就两个儿子了,恭喜你呀!”

    咯咯咯,姐仨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因为明天还要起早,韩杨回到猪场睡觉去了。

    第二天,来花生地里帮忙的人又多了不少,韩杨一气儿把所有的地翻了过来,乡亲们干得热火朝天。姜还要说是老的辣,冯丽娟的父亲冯贵堂招呼着大家把抖出来的花生秧子运到地头整整齐齐码好,上了年纪的人围拢过来坐在地头上往下揪花生,二三十亩地的花生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收完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