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果大王辛月明。此人社会阅历颇深,交友甚广,在省城商界倒卖水果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神通广大,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业工厂,推门就进,用老百姓所说的话叫脚面水—平趟。

    韩杨笑着对老人说:“嗨,您们的好意我都能理解,都是乡里乡亲的,称呼个啥都无所谓,其实大家能凑在一起这都是缘分,您们非要这样做我就接受,不过等买完了苹果,忙完了地里的活好吗?”

    冯c杨二位老汉一听韩杨应了口,高兴的说:“这件事儿咱就这么定了,等买完了苹果有空咱几家在一起坐坐。”

    冯丽娟听韩杨答应宝骏做干儿子,高兴得像个孩子,笑着说:“兄弟呀!你既然答应了可不许反悔啦?”

    韩杨笑着说:“这点小事就把你高兴的不得了,咱还是说说这些苹果该咋办吧,依我看咱把它分等别类,好苹果卖好价钱,把有伤带残的挑选出来放在一边单独处理,等我把枣树地里的活干完了,想啥办法咱也得把苹果卖出去。”

    冯老汉乐呵呵地说:“要不大伙都说咱村的后生就你有能耐有本事,啥事没有你办不了的,你二爸从早就说,将来铁圈儿肯定会有大出息的,俺看吉祥这话说的没错。”

    “您老人家就别夸我了,啥出息呀?不过就是年轻罢了,在咱这地方还能有啥能耐啥本事呀?要不是靠着大伙捧赞着,我家的养猪场早就散摊子了。”韩杨不好意思的说。

    冯丽娟说:“咱村的人都知道你脑瓜快c点子多,上学知道的事也多,啥事儿都说的头头道道的,反正不管你说啥俺都相信。”

    韩杨说:“丽娟姐,你也别抬举我了,我现在只是说帮你卖苹果,不是还没有卖了吗?我问你到底想卖多少钱一斤呀?”

    在他身后的几个妇女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刘金明的老婆见缝插针地说:“文娟这会都愁成了老太婆了,不值钱了,给价就行。”

    韩杨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说:“口误,口误,我是说苹果多少钱一斤,金明嫂子,你的嘴就像针尖儿一样,没有你挑不出的刺儿。”

    刘晓梅也趁势起哄,笑着对韩杨说:“兄弟,你太厉害了,老是口误哪行呀,上次口误跟俺家小宝抢奶吃,这次口误差点把丽娟姐给卖了,要是娶了媳妇再口误呀,还不得把嘴亲到老婆的屁股上,咯咯咯”

    韩杨指着她俩笑道:“今天这些人里数你俩最坏,我可告诉你俩,如果再不老实我可要收拾你俩了。”

    孟桂珍在旁边看热闹笑着说:“铁圈儿,今天你一进果园,这些老娘们的眼珠子都绿了,可算是看见小鲜肉了,她们的老爷们一年年不在家都快急疯了,很不能上来啃你两口,你要不收拾收拾她们,咋对得起老天爷赐给你的好身板儿呀。”

    文旺嫂子也跟着凑热闹:“小表弟,德婶子说得对,今天你收拾她们,嫂子绝对不搭手帮忙了。哈哈哈”

    刘晓梅见文旺嫂子站在韩杨一边,回过头来对刘金明的老婆说:“哎呀,她今个咋成叛徒了?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怕腰疼,你看她今天美得。”

    村里的这些女人们因为男人都在外面打工,每天伴着孤独寂寞过日子,平时就是靠做做家务打个小麻将啥的打发时光,今天凑在一起给冯丽娟家帮忙,被刘晓梅的一番话,一下子把她们的话头挑开了,都说一个女人相当于五百只鸭子,几十号人的说笑声像潮水一样,一浪高似一浪,果园里立刻热闹起来。

    三天后,冯丽娟家的苹果摘完了,村上其它几户的苹果也陆陆续续的告一段落。

    该收花生了,乡亲们过来帮忙的有二十多号人,韩杨在拖拉机后面挂上专用的双犁翻扣机来到花生地调试机子,根据花生趟子的深浅宽窄随意调动,干起活来既省工又省力。拖拉机开过去,后面翻出来一层白花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