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洞口。待启民等人伸脑向洞内观望时,已被牛善思等人发现,这晚启民五人正中埋伏。
“老牛哥,一个孩子要罚多少钱?”认识牛善思的显荣母向善思问道。
“罚钱是队上定的,一会队长会告诉你们。”众人议论着来到棚下,这时只听那位队长对吝二妮c启民母说道:“你们俩和这些人都看了,菜地被糟蹋得也不像样子,我们经过初步核算和听取队里村民的意见,五个孩子每人各罚拾元钱,算是对菜园损失的补偿。”
“你们是咋算的呀?一斤菜只卖几分钱,他们每个娃难道能偷上百斤的菜不成!”“是呀,你们卖菜嫌赚钱慢,也不能在几个孩子身上想门路吧?”吝二妮一带头,启民母c显荣母和那不爱多说话的盼福母也嚷了起来。
“告诉你们吧,社员们还说这是轻罚,要是你们不愿意,现在就把这五个娃送到派出所去,让派出所给定个价。看是多还是少”见队长与几位妇女争执不休,本想托人情的全平等也不是,走也不是。抬头忽见妻子英娥也挤在人群一角,也不知是厌烦还是怕丢面子,只见他从衣内摸出一张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叫了声:“老牛给你。”将钱投向牛善思,然后拉起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占技,离开了菜园。
这里吝二妮与启民母等人见状,虽对全平做法不满,却也无法。那启民c贵安四人见占技离去,早已是忍耐不住。有叫妈妈的,有掉泪抽泣的。四位母亲无法,只得交钱领人。这正是:只因一男惧羞去,才令众妇舌战休。这便是程波五人行窃在先与启民五人偷菜在后,前后却是一幸一霉,一安一患。有诗为证,诗曰:
两者行窃不同局,只因有早与有迟。
堪笑启民复蹈辙,偷鸡不成反舍米。
正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觉得冬去春来。时逢三月,艳阳高挑,暖风吹拂着大地,田地内的麦苗眼见泛青长高,还沉浸在新年气氛中的孩子们又开始忙着到学校上学的事来。
这一日,全安起个大早,一切忙过,带着儿子程波又到学校报名。一路上,他边扭头催促程波跟上自己,边向程波叮咛着上学后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能再惹是生非。见父亲又将昨晚讲过的话唠叨起来,程波不耐烦地答应着。看官,若论程波年龄和脑筋,对父亲的用意也该懂得,只是他不将老人良意放在心上,一时贪玩,竟将嘱咐忘掉而已。
也该程波争气,自此次全安警钟敲后,又有育才老师严加管教和绿叶明察暗访,这次程波到校比先前大有长进。先是上课专心,作业认真,几次班里测验,成绩夺得榜首。后又期中考试在四个班级排名第三,被评为三好学生。俗话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程波的变化,引起了校领导的关注。一日下午,程波忽见教室外不远处的黑板前围拢着许多学生。这些学生有高年级,也有低年级的,一些小年龄的学生还边瞅黑板边向大年级的学生询问着。觉得好奇,程波也向黑板前走来。
“黑板上表扬的是你,你还来看?”同桌女生张淑婷嬉笑着程波。这时又见众人齐把惊奇的目光投来,程波一阵脸烫,头也不抬地离开了人群,躲在不远处,偷眼瞅那黑板处,成群的学生仍在观看着c指点着。张淑婷一番打趣,到底是真是假?黑板上到底写着什么,程波又不好意思前去观看,内心忐忑不安。这晚,他独自一身,点着烧手的火柴,断断续续地看着黑板上果真表扬自己的文章!那文章结尾还用红粉笔写着一首诗:
谁言顽石不可雕,精细匠人纹能找。
浪子今朝得转变,证实教育招最高。
时隔两周,校里又让育才老师将黑板内容更换,再次对程波进行表扬。那标题是用红粉笔套写的大字,“经得一番寒彻骨,才赢梅花扑鼻香”。内容不去细表,只是这文章的末尾仍是一首诗,对观人很有感触,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