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诗曰:凄风苦雨人寂愁,花凋景颓何意求。

    岂让残荒增烦闷,誓开襟怀铸成就。

    昔时意趣动灵台,今朝有幸构春秋。

    若晓此书甚样事,观毕首尾明根由。

    话表人生在世,有官有民c有聪有愚c有富有贫c有魁有矮c有胖有瘦c胜多难表,并非一般也。在世之人,同伴日月星球,万物生长,岂能少喜乐悲愁四字,正所谓“乐喜不常在,悲愁常袭人”。所论喜乐者,为人之心兴神怡,乃人之处事及征程少临障碍,无甚大困大难,行之风顺c事景感味c心中畅快而言。所谓悲愁,乐喜之反也。为人之精神颓减c心脑生疾c伤景悲情c遇关悔叹c殆情相袭而言。

    今之吾书,专叙一者程历。所遇艰困c所临苦忧c所遭挫折c所获训验c所明浅理。书中虽无甚妙意c良效,无甚佳观可咏之处,然存几处笑料,亦可使观者开怀一笑,少驱一时思绪烦恼,不至于愁上添愁。各位看官,你晓此书从何处而来,又从何处而引?若要表明理细,须以残秋为幕,须在下前引。听表:

    秋收过后,老天爷好像生气人们未给它留下食物,整天阴森着脸,动不动刮阵风下阵雨。被风吹落的树叶,黄黑不一地散铺在地上。不再需要雨水的大地几经绵雨拍打,汇成许多小潭,再经微风吹拂,潭水微颤,出现难以数清的波纹。霎时,铺地之叶将小水潭掩盖。眼前一派凄凉残况,不由催人惆怅感叹,正是:“屋内无趣忍童闹,房舍暗冷碍书读。”有诗为证:

    枝花从此颓艳景,鸟虫惮寒懒飞鸣。

    田地难觅一草绿,峰峦仅存几柏青。

    无心去慨叹这荒凉残景,也无神去听那风雨响鸣,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此起彼伏的风声,伴着嘀嗒的雨声,好似那催人入眠的蒙虫,不甚费力,我便倒床入梦。

    恍惚中行至一处,但见“河水碧绿映鱼影,杨柳垂青微风动。蜻蜓飞落盈河草,馥郁芳香陶人醉”。抬头远处张望,只见山峦上草茂枝绿,红白蓝紫掺杂其中,在风中摇曳飘舞不定,似与人鞠躬招手一般,香气随之扑面而来。这正是:“未至山峦处,已觉芳香浓。”

    峦下一蜿蜒小溪,绕山根潺潺而流,水澈见底。我飞身跃过一处,举目峦上细瞧。尺余长茂草间小径几条,时而风息遮掩,时而风起裸露。此时我心兴神怡,哪顾得小径曲险。正是“心畅劳累丢,贪乐精神添”,不一时已攀至山顶。抹去汗水,看这山峦,但见:香馥馥花千般种,绿葱葱草百样奇。花艳景丽幽雅处,不是我见有谁知。有诗为证,诗曰:

    满林桃李红素色,巍屹松柏染山青。

    玉鸟彩虫奏谐曲,金蜂花蝶动芳容。

    喜鹊登枝报春讯,鸳鸯枕沙醒香梦。

    绿草不曾人踏迹,艳阳高挑锦绣景。

    沿着坎坷曲弯小径,观赏着两岸景色,唧唧喳喳鸟叫声不时在耳畔浮响。透过林间空隙,一群杂色花鸟自由跳跃,似对话争吵一般。趁鸟无备,我拣碎石在手,用力掷去。未待小石落下,群鸟已振翅高飞。此时,我不辨东西南北,手握野花任情观游。不知过了多久,方恍惚间走出密林。恰在这时,一只蝴蝶擦身而过,轻巧自如,遍躯斑斑点点,在不远处一枝花朵上轻轻降落,正是“起飞无嗡音,降落胜雪轻。不沾污秽物,与花常有情”。

    见蝴蝶近在眼前,我手痒心热,屏气轻步靠近。未及我双手来到,蝴蝶突然飞起。也不知是它恋花还是故意戏弄于我,在我顶部盘旋数次,又轻松飞去。我边脱下上衣,边紧盯蝴蝶的去向。好不容易见它在一朵黄花上降落,我手握衣领,弓体探前。蝴蝶好似察觉了我的预谋,衣服尚未举起,它已高高飞起。到了此时,我不顾荆绊刺扎,奋力紧追。突然,一条深壑出现,蝴蝶安然飞过。目视蝴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