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过罢大年,本应和铭巽一起到三镇去做生意。就在临走前,铭坎想跟爹去武汉,借此机去逛逛武汉的这想法可是实现不了,就故意找事,找了个借口有意跟铭巽吵了一架,这位三哥他便有意将铭巽打伤了腿,这样以来铭巽一时间去不了武汉就留在了家里。这正是坎的目的。五爷一气之下,当时就将铭坎赶出了西院。而这老二呢,他没有一个人离开这家,而是托儿带妻一起进了城,再没有回过自己这个家西大院。就连他老娘五奶奶病重时,家里人让弟弟铭坤叫他回家照料老娘,他都没有回家看望过他的老娘。
铭坎他现在住的地方,是他闺女菁儿的家。也就是说,从离开自己家后就一直栖身在女婿家中。
他离开家来到城里,就没有去处。起先,他想去自己家里的店铺,可他想,住在店里不行,那可是十三爷常来的地方。于是就先去了他女儿家中,并用假话哄骗了自己的女儿菁儿和女婿。菁儿公公的爹,也就是菁儿女婿的爷爷,又是五爷的要好朋友。是至交之友。所以,五爷的这位老友,立即把这一家人安排在了他的偏院。这个偏院一直是空着的。铭坎一家就这样住下了。没过几天,五爷去了武昌。菁儿公公家知到了孙媳妇爹妈来城里的原因。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这样将就着让这孙媳妇菁儿的爹妈暂且住下了。
亲家公也是城里有点名气的人,因为他姓惠,所以人们都称这位亲家公惠老爷子。这位惠老爷子是位好心肠的人,他眼见这一家来到城里,生活无着落,就先让他们暂时住在自己家中吃住。然后等五爷回来后,给说和说和,消消五爷的气,让铭坎他给五爷赔个不是,也就了事了。
这人,要是在别人家住上一时半会还行,时间长了,就难免发生这事那事。为了和睦相处,惠老爷子起初是想让三个娃娃都去上学念书,铭坎还不同意,他只同意让小儿子上学,因为他小,大人不能总带着个十岁的娃娃,也不方便。不管惠老爷子怎么劝说,铭坎都坚持他的想法。惠老爷子只好按人家当爹的想法去办,让坎的两个儿子在自己银楼当学徒,学点做金银手饰的技艺。这对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也算是学个手艺的好机会,当然是铭坎求之不得的了。然而,事情并不那样都能按人们的好心好意发展。按说大灾大难之中能有这样好的条件,应该是个很好的事。但是铭坎是不会听别人的,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铭坎的长子敬文已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这小子很像他父亲。敬文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不愿整天坐在银楼里弄那玩意儿,却看中了大街摆小摊做生意的行当。他认为做生意可以尽快地多多地积攒点钱,将来弄个门面房,干大点的生意,跟爷爷一样。这种想法本来不错,也挺可贵的。但这与他的年龄是不相称的,孩子并非不想去上学,而是他的爹____铭坎不让孩子上学,这位当爹的不让娃娃读书,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铭坎他是不会去想这些的,他所想的只是钱。而铭坎的这位公子在这方面,也有点像他的爹。这不能责怪孩子,娃娃心目中有了这个钱字,是他爹造成的必然结果。所以,长期以来,孩子也就只想着能挣钱过自在日子就成。这正是他的爹逼着他去挣钱的作法,才倒置的必然结果。娃娃不懂事,还觉得他的这种生活还瞒好的。其实,这件事也只有在他长大成人了之后,他才会明白自己没文化的后果,到那时他才能认识到今天他父亲要他这样年少时所做的事,是害他一生的罪魁祸首。
老二孝文今年十五岁了,还不太懂大事情,但这小子是个精明的年轻人,心灵手巧,平常也爱玩些小玩意儿,就乐意到这银楼里当学徒。虽然现在还不挣钱,但师父们都处处照顾着这个小徒弟,别看他不拿工钱,但每月惠老爷子和老爷子的儿子大老板,给他的钱比发给师父们的要多。这些钱,孝文全交给了父亲,当然这位父亲是高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