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她楞了楞,继而微微一笑,说:“既然是诗会,大家都不必拘礼,王公子请落座。”

    在座众人大多只知道王维盛名,却并未见过王维本人。今日见到真人,无不投去欣赏羡慕的目光,并“啧啧”叹服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学、风度。

    王维自然而然地成了这场诗会的主角,就连王维自己也开始感到疑惑,莫非这真是玉真公主特地为他安排的?

    一番寒暄后,玉真公主抿了口茶,润了润喉,缓缓道来:“今日邀请诸位前来,自然是想请诸位写诗。不过,今日要写的是应制诗,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原来,不久前,唐玄宗曾来华清宫小住,顺便来骊山别馆看望玉真公主。一时兴起,在此题写了《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

    玉真公主方才提到的应制诗,是指奉命作诗,以答和圣上。应制诗要和唐玄宗原作韵律一致,诗题统一为《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对在座宾客来说,能受邀题写应制诗,自然是莫大的荣幸。因此,听完玉真公主这番话,大家纷纷拱手抱拳道:“承蒙公主厚爱,今日能有幸题写应制诗,真乃皇恩浩荡、三生有幸。”

    玉真公主浅浅一笑,似乎并未将众人的话放在心上。她抬头环视了一圈,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王维身上,颔首微笑道:“王公子,你是新科状元,今日诗会开篇之作,自然要留给你。”

    王维似乎早有准备,脸上并无半点慌乱之色。只见他从容起身,拱手抱拳道:“骊山别馆乃人间仙境,承蒙公主不弃,王维就斗胆献丑了,还请公主与在座诸位悉心雅正。”

    “好,请。”公主一直微笑地注视着他。

    书童将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送到王维面前的案几上。王维卷起袖袍,轻蘸墨汁,思忖片刻后,就开始笔走龙蛇,用他那手漂亮的草书,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当王维写完最后一个字时,在王维身边围观的众人无不击掌叫好,纷纷赞叹道:“王公子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可谓炉火纯青之境界,我等自愧不如也。”

    书童将王维诗作恭恭敬敬地呈给玉真公主,坐在公主身侧的岐王,也一起细细读了起来。只听玉真公主点头微笑道:“王公子的诗,自有一种雍容平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读来令人翩然忘俗。”

    “妹妹言之有理,本王也很喜欢摩诘的诗。诗中既有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又有谢灵运的山水诗风,两者兼容并蓄、兼而有之。”岐王也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王爷和公主过奖了,王维不才,只是抛砖引玉罢了,还请王爷和公主多多包涵。”应制诗的发挥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王维对这首诗并不十分满意,他这番话也并非矫情之辞。

    “王公子不必过谦,应制诗素来难写。王公子之作,已是应制诗之上品。我以茶代酒,敬王公子一杯。”玉真公主粉面含笑,举起茶盏,看向王维。眼角眉梢,似乎还隐隐透着几许娇羞、几许仰慕。

    “不敢不敢,王维先喝为敬。”王维忙托起案几上的茶盏,轻轻喝了一口。在茶香袅袅中,王维恍惚间觉得,公主的娇羞和仰慕,莫非因他而起?

    来不及王维细想,他身边就陆续围拢了越来越多的宾客。大家也开始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