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南水北谓之阳。

    话虽如此,但在大汉朝数百郡县里,以山阴、河阳为名的城池却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与黄河南岸的小平津渡口隔河相对的河阳县,因为渡口的关系也是相当的繁华热闹,就连县衙都占地宽广,堪比江南一些郡城的府衙了。

    县衙一角的监牢门口,河阳县的刑曹官将一封公文交给刘琦:“刘队长,这些刑徒就交给你了。”

    说完,瞄了一眼刘琦挎在腰间的精忠报国剑,刑曹官又降低姿态,凑近刘琦悄声说道:“这批刑徒里不乏罪大恶极、穷凶极恶之辈,一路上还请刘队长多照拂一下我的弟兄们。”

    刑徒发配边疆,这是自先秦时期传下来的规矩,按照地域分,河北、山东、中原一带的刑徒一般发往度辽将军营下;凉州、益州、关中的刑徒多是发往西域;江南的刑徒则是发往交趾、越南。

    看押刑徒前往北疆,这是窦武的儿子窦机送给刘琦的一个福利,反正也是顺路,还能赚一笔功劳,刘琦也就欣然接受了。

    应该是窦机关照的原因,这一批刑徒人数积攒的比较多,总计有一百二十多人,除了一些乞儿偷儿,还有几十个来自伏牛山的贼人,这可是手上沾了人命的凶恶之徒,为了这批刑徒,河阳县特意抽调了十名差役押解,就算这样,也难保那些贼人不半路作乱,所以这才有了刑曹官拜托刘琦的一幕。

    看着带着脚镣、手腕上绑着绳索穿成一串从监牢里出来的刑徒,刘琦点点头:“放心吧,我尽量把他们完整的带到北舆。”

    北舆县,既是度辽将军营驻地,位于并州云中郡,大体位置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原本度辽将军营驻地是位于黄河南岸的五原郡曼柏县,为了更方便的进攻鲜卑,窦武于光和二年将度辽将军营驻地迁移至黄河北岸、更靠近弹汗山的云中郡北舆县。

    这时,一个身着皮甲、负弓跨刀的差役过来,说是一百二十八名刑徒集结完毕,请示是否上路?

    河阳县的刑曹官冲刘琦抱拳:“刘队长,祝你们一路顺风。”

    说完,又冲那名差役交待道:“阿光,刘队长是有大本事的,你一路上要多听刘队长的。”

    听了刑曹官的话,那名差役果然转身冲刘琦郑重行礼:“年光见过刘队长,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刘琦笑着还礼道:“既入行伍,便是袍泽,说什么吩咐不吩咐的。”

    一番客套之后,终于启程上路,出了县城,刘琦跟太史慈翻身上马,不上马不行啊,他们两个都甲胄齐全,内里一身鲨鱼皮的内衬,外面套了一套精心硝制过的熟牛皮甲,腰悬横刀、箭壶,背负硬弓,尤其是刘琦,背后背着的可是三石的硬弓,再加上一杆镔铁点钢枪,身上的装备加起来将近一百斤,不骑马的话可受不了。

    两人骑着马一前一后的走在队伍的中央,十名跨刀持枪的差役分散在队伍里,哪个刑徒稍一偷懒,立刻就是一枪杆子抽出去,随之而来的就是连声的喝骂。

    刘琦两辈子加起来五十多岁都没有经历过这些,看的有趣,想到后世看水浒传里的风雪山神庙一节,便询问一直在身边晃荡的年光。

    听了年光的解释,刘琦恍然:原来押解刑徒真的是个苦差事,有些凶人半路上杀了差役夺路而逃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朝廷又有法度,路上不允许刑徒折损过多,久而久之,差役们就习惯了一上路就寻个由头折腾这些刑徒,把他们折腾的筋疲力尽,自然就没有力气反抗了。

    当然了,要是碰上劫道的,或者是专门来劫某个犯人的,那只能算差役倒霉。

    刘琦了然,望向不远处的一个彪形大汉,此人便是那一伙伏牛山贼人的头领。果然不愧是当贼头的,虽然说现在形销骨立,但骨架极为宽大。注意到有人目视自己,这贼头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