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花无百日红,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波澜不惊”四字定论,我亦不例外。

    剧变,是从一场悲剧开始的,我的母亲自杀死了。而母亲的死,我将它归咎于我竞争皇位的失败——哦,忘记坦明了,当我李恪还是人类的时候,时为大唐贞观年间,当朝皇帝便是一代圣君李世民,而我是他的第三个儿子,我的母亲杨氏是他的宠妃。关于我的母亲,我想我还有必要告诉你们她的另一个身份,她是隋炀帝的女儿,意即相对于身为大唐皇子的我来说,她是前朝公主。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因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信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与母亲的悲剧。因为她是侧室,我不能以嫡子的身份名正言顺的继承父亲的江山,作为庶出,我身上流着的前朝的血又将我排除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之外,一旦失去了父亲的庇佑,我们的处境无异于就是秋风中的落叶。

    我父李世民的驾崩,是这场悲剧的序曲。举国大丧之际,九弟李治奉承先帝圣旨,以东宫太子之名荣登大统。而我,那个原先虽无太子之名,却备受皇帝器重的吴王却并没有得到皇帝最后的眷顾,一朝沦为新帝的脚下之臣。早前宫廷内外传闻皇帝虽立李治为太子,但内心属意的接班人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英果类己的皇三子李恪,他是会在最后关头改变心意,传位于我的,这自然也随之被证实为谣传。

    相信常人不难想像我当时的心情,愤怒c无奈c辛酸c失望c寂寞,我认定我的人生已经结束。

    因此,我开始荒度人生,随园夜夜笙歌,大宴宾客。琼琚殿的庄严肃穆彻底被糜烂荒淫所取代,成了我寻欢作乐的场所。此外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与母亲所见的最后一面便是在这儿。

    那是在一个闷热的傍晚,持续数日的欢宴之后我瘫倒在案台前休息,向来深居简出的母亲出宫前来寻我,与我道明她自先帝去世之后的心情以及数年宫廷生活积压在她心底的疲累,最终的结论是要和我离开长安,一起前往封地,安度余下的人生。

    “不,为什么是我离开,这一切本就该是属于我的,要走的是李治吧!”

    “恪,命中这一切不属于你,你就认······”

    “可没这么简单,远还没结束。”我咬牙切齿,并且补上:“要我认命,现在可不是时候。”

    母亲此时有点疯狂的笑了起来,说:“你以为你是谁?你凭什么认定皇位非你不可,你父亲的亲手遗诏朝廷重臣们有目共睹,你凭什么觉得那是长孙无忌和李治的阴谋,皇位在你心里难道会比你的名声和你母亲的尊严更重要么?你胆敢质疑先帝的圣意么?”

    起先我惊讶于她对我的嘲讽,她可从来舍不得用这般语气和词眼与我说话,紧接着我玩味起母亲的话。“你的尊严?这何时牵连到你的尊严了?皇位和权力,这些是男人之间的战争,与你无关。据我所知,李治待你和他的亲生母亲没有两样,甚至比我想象得还要好,你有着无异于皇太后的尊荣,何以担心尊严不保?”

    她点头,说:“是,皇帝对我很好,超乎你所想象的好。他送给我的首饰比他任何一个女人的都要多,都要好。他还命令花匠每天天还未亮的时候就要给我的住处换上最美丽的鲜花,让我的花园永远姹紫嫣红,我的膳食几乎和他一样奢侈精美,但也正是这样我才更加······”

    我注意到她的右手藏在素白的衣袖下,似在摩挲着什么。当她惊慌失措地避开我探寻的手时,她手里的东西掉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地上的那块白玉牡丹,我再熟悉不过。“这不是李治的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么?这块玉,李治曾说过将来会亲手交给他最珍爱的人······”话尚未完全出口,我便觉得殿内的空气一瞬间降至冰点,脑袋里万般思绪一下子全部从身体里被抽离出去,全身的血液都在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