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南到一边缸里打了盆水,仔细地洗了把脸,擦了擦身子,把自己好好收拾了一番。他不要再做丢失了迷失自我的游魂,要放下枷锁,重拾曾经的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贼花子看在眼中,心中的某块地方似乎被触动到了。他是亲眼看着封南从不死不活的样子,一步步变化成了今天的样子。封南就算小小年纪成了孤儿,被官府通缉,在生死边缘挣扎,也从不曾被打倒,依然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
简单收拾完了之后,封南早早就到了杏林医馆,正好赶上林大夫刚刚开馆门。
“哈~~欠~~~~”林大夫还迷迷糊糊地在打着哈欠。
“先生早!”封南礼貌地上前行了个礼。
“喔~封南你怎么来这么早?”林大夫被微微吓了一跳。
“我从小就早起,已经成了习惯了。”
“奥。哈欠~~小小年纪不睡懒觉,那真是够可怜的。进来吧。”林大夫把封南让进了屋,左右看了看,有些犯难了。以前所有的活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干,现在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让封南干什么。“可是可是让你干嘛呢?”
封南:“算账?”
“我这医馆一个月就那点帐,昨天一两个时辰就让你算完了。”
“奥,那我帮你磨药吧?”勤快的封南又拿起了桌案上的捣药用的药臼。
“我该磨的已经磨好了,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让你磨也磨不细。”
林大夫把药臼又给放了回去,从一边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本黄皮的医书,看上去应该是泥板刻印的,十分精美。
“哎,这样不先把这本《神农本草经》看看,把这些草药认一认。有什么不懂的,我要有时间的话,就问我。”
“《神农本草经》?”封南接过了林大夫递过来的书,一脸惊奇。
“知道这本书吗?”
“知道。听说过,知道这是本医书。”
“奥,那知道这本书的出处吗?”
“不知道。我还从来没看过医书呢。”封南摇了摇头。
“《神农本草经》早在先秦以前就的成书,相传是神农氏所创,先秦以前代代口耳相传下来,到东汉时很多前辈先贤汇编而成的。乃是我医家必雪的经典之作。”
听林大夫这么一说,封南愈加感觉到了这本书上承载的重量,不由对其又添了一分崇敬。
“这本书《神农本草经》分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种,依药物的药性功效,分为上c中c下三品”林大夫接着又仔细给封南讲解着《神农本草经》的书中内容,俨然就像是师父教徒弟那样。
其实林大夫不单单只是想找封南这样一个廉价的劳动力,他更多的是觉得封南是个可造之材,想要教他学医,多培养一个造福乡邻的好大夫。
只是一切可能不能顺着他所相像的那样发展。
过了一早,随着病人的到来,林大夫就开始逐渐忙碌了起来,没空再教封南了。而封南现在还什么都不懂,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边看边学,在一边老老实实地看林大夫刚给他的《神农本草经》,先学习分辨药草,了解各种药草的特征药性。
到林大夫这杏林医馆看病的,大多都是没什么钱的穷苦人,但偶尔也会有几个有钱人光顾。毕竟林大夫的医术还是数一数二的,口口相传在这姑苏城也算小有名气。
这天城里有名的土财主张大成,就只带了个管家,悄悄来到了杏林医馆。起色不大好,神秘兮兮的样子,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管家:“林大夫。林大夫?”
“林大夫,能否借一步说话?”张大成看林大夫正忙着给人家瞧病,没有理会管家,连上前亲自虚声问到。
“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