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也和其他孩童扭打起来,只打得大家都灰头土脸,满地滚爬,直到被先生发现,呵斥连连,他们这才罢了手。

    此后,两人结成同盟,却总能同仇敌忾,共同对付外敌。

    过了几年,那张本原和公孙羽都休了学,他们两家本都不富裕,长辈们不过是想让他们多少认得几个字,会算些账便罢,并不真心想让他们读书考科举,何况,能考中进士者,据那些算卦的说,那都是天上星宿下凡,哪那么容易,普天之下,能有几个人能中,不过是凤毛麟角,其余的人,只是白费功夫,做个陪衬,白糟蹋钱财罢了。

    张本原休了学,便和公孙羽到城里的一家商铺做伙计,又过了些时候,张本原也已成年,严家就差人催促成亲事宜,张本原的娘忙应承了下来。

    张本原回家听说此事,心中老大不悦,但自古以来,父母之命c媒妁之言,一时也无法反驳,也只得将就了,况且,自从家道中落后,亲戚一个都靠不着,他已饱受世间多少的冷暖,遭受了世间人多少的白眼。

    张本原经历了种种挫折,知道了世间的艰难,因此,不得已,遵从母命,叫媒人排了八字,就向店家赊账,买了几张红纸,其母剪了几个“福”字,严家送了些粮食酒菜,请了几个本家亲戚,就简简单单地将严氏娶进门。

    严氏过门后,果然长得如同传闻中一样,张本原自然非常的不悦,逢人就唉声叹气,只是那严氏虽然长得不堪,但并不娇生惯养,且着实勤快孝顺,舂米c织布,种地c下田,样样都能,家里的光景也渐渐好过起来了,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婴,取名叫做张芸。

    张母很满意,无奈张本原却始终介怀严氏的容貌,因此,整天闷闷不乐。

    可巧,公孙羽此刻也都成家立业,并且和人约好,要到海外岛国经商,因想起同窗之谊,就和其他商户商量,想邀请张本原一同前去。

    张本原虽然没有博取什么功名,但他嘴头上来得,擅长说些评书故事,且说话幽默风趣,众商户觉得,这海上一个来回,至少也得一个月,若他能够在海上随行,倒是可以消除许多航行的烦闷,因此,知道他家穷,借钱免谈,但情愿让他跟着大家白吃白住,一起出海贩卖货物。

    张本原喜出望外,就回家和严氏商议,要变卖她那几亩田地嫁妆做本钱。

    严氏起初很是犹豫,因为张本原从来不事生产,成亲以后,也不到店铺里做伙计,每天也就偶尔看些闲书,或者是到街边溜达,严氏问起,他也只说看书累了,出外走走,严氏深信不疑,也不刨根问底。

    原来,那严氏之父善于精打细算,他只觉得女儿迟早是别人的,因此,就不肯浪费银钱,让女儿读书,因此,严氏并不识字,见自己相公每天看书,只以为她用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却不疑有他,张本原也乐得清闲,每天就把家务农活丢给严氏。

    如今,张本原突然要变卖她那几亩田地,她心中委实犹豫不决,毕竟,全家的生计都靠那几亩田地,如果这次出海没赚头,那钱就打了水漂,以后一家人要靠什么度日,张本原见她依然割舍不下那几亩几分地,就发怒道:

    “娘子,你不要小看了我,我每常闲了,总要看些经商的书籍,况且,我家现在虽穷,但祖上也曾世代经商,我从小耳濡目染,早就了然于胸,驾轻就熟,如今,有许多同窗好友一同前往,且他们家都是世代出海经商,经验丰富,不过是走几个月,那赚得的利息,比这里要多好几倍呢?到那时,你也免得饱受那风吹日晒之苦,将来赚了钱,再买些良田,再添置些家当,再买些粗使丫头,你就是个员外夫人了,岂不好过现在每天出外脸朝黄土背朝天,回来还要围着锅台转。再说了,家道好了,才能给芸儿寻得一门好亲事。”

    “罢了,奴家又不曾反对,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