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如还待说话,仙姑已化道白光,顷刻间消失无踪了。
袁如展开信笺,却是她主人的命理,才刚看个开头,只看的到旧主的出生之地,转世名讳,那信笺就突然化成寸寸光缕,随风而逝。
袁如知道自己修为尚浅,无法看到全部内容。
急忙忙地到仙姑洞府,向小仙娥要了颗百药丸,冲出了仙障,望山下走来。
她所居的猿洞,就在水月岭里。
袁如这千年的老猿精,颇知些人间的勾当。
往常闲的慌了,在那姑馀山弯弯绕绕的小溪边c岩石里,毒日头底下,甚或是飘雨的芭蕉树下,常显现她的蹲影,并用上她长满猿毛的猿爪,刨啊挠的,铲的周身满是小土堆。
百年来,攒了不少金沙c玉石。
摆放在她那猿洞里的墙跟下,黑乎乎里倒也隐隐生辉。
进了猿洞,在墙根一阵乱掏摸,不论好歹,捞起物件就放入袖袋里。
清晨的阳光,披撒在姑馀山上,映着整座青山,清新如洗。
从那半山腰处的桃林里,却拐出个女子,容长身躯,身着荆钗布裙,一身的村姑打扮,年约三旬,脸上有些沧桑,她才走得几步,几欲撞倒那常在山路行走的樵夫。
那樵夫见了她,忙忙行礼,恭谨的叫声“袁如师父!”
被唤作“袁如”的山中女子,与那靠着柴禾为生的樵夫,其实并没有什么交情,只不过有数面的缘分。
说起来,还要追溯到三十年前。
初见的那时节,樵夫才刚八c九岁观景,随他爹上山砍柴,见山的高处有几棵桃树,桃子红艳艳的挂在树梢,便也不说一声,就悄悄窜到桃林里,“哧溜”爬上了树,正要摘桃。
忽然,听得几声狼嚎,低头看时,不知何时,树下已冒出了几只灰狼,眼睛都闪烁着灼灼的光,正冲着他嚎叫,弄的他心里发虚。
正要向他爹高声求救,却见桃林不远处的山路上,那穿得如村姑般的女子,手挎一个篮子,凑巧走来,那几只灰狼见了她,不知为何,突然停了那令人发怵的嚎叫,四下里纷纷逃窜。
小樵夫才要下来道谢时,突然林外似有人叫了声“袁如”,声音很是轻柔,那女子答应了一声,便匆匆走了。
不久后,他爹来寻他,带他下山,又怕他乱跑,就长久不曾带他上山。
此后的十几年间,便不曾再见过那唤作“袁如”的女子。
多年后,小樵夫的年纪渐长,成家立业之后,便子承父业,也做起了樵夫。
再次偶然碰见那女子时,二十多年未见,她的容貌,竟然丝毫未改。
樵夫也曾听得老辈的人说起,这山颇有些灵异,想眼前这女子,能有如此的形容,又想起那些灰狼看到她时的惊惧神色,应该颇有些手段,想来是来此山修行的。
又因她一副村姑的打扮,因此,倒看不出她是修道,还是修禅。
或者,看她那未改的容颜,想是已修成术法多年的,非妖即仙。
这次,三见这袁如,依然是在这果实成熟的桃林里,又不敢多问,便恭谨的以“袁如师父”称她,她也只是点点头,就径直走开,樵夫不敢造次,就没有追上前去探问清楚。
途中的山路里,袁如碰见住在山下茅草屋的巫女,见她身着半旧的道袍,正要赶往隔壁村跳大神,袁如心里有了计较,便摸出了几粒金沙,和那巫女,彼此交换了外套衣裳。
交换的双方,都很是欢喜。
跳大神巫女的道袍,极是宽大,穿在袁如健硕的身躯上,也算是勉强合适的,只是短了点儿,露出了一双穿着布鞋的大脚,看着颇有些滑稽,但袁如,还是满心的欢喜。
她此番这个公干,见个紧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