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记录皇帝的病情,不单单,只是描述皇帝的病况那么简单。

    书吏官虽是个文官,但办起事来,其凶险程度绝不亚于行军作战的武将,手中笔如刀刀似剑,易伤人更易自伤。

    便如夫人刚刚提起,天启四年的那个肃杀的深秋,天启四年距今已有十数载,可,不管逝去多少时日,每每想起,冯智儒都是腿脚发软,浑身哆嗦算了,算了,还是不提为妙啊!

    穿上官服,戴上官帽,又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不妥后,杜氏泪眼婆娑,依依不舍地道,“去去吧!到了宫里少说话也就是了”。

    冯智儒闷闷地应了声是,抬脚出门,突又被杜氏叫住,“看外面的天说不定会下雪,还是披上长髦路上御寒吧!”。

    “这那行?”,冯智儒胡子一翘,“本官这是要进宫面圣,不是串门”。

    “你呀你,怎么就那么笨”,杜氏嗔怪道,“你不会到了宫门将长髦留在轿子里?”。

    “喔!也是”,冯智儒笑的颇具心事。

    不得不服,女人的设想,就是比男人周到一些,轿子行走在去宫城的青石板路上,天空真的飘起了雪花,冯智儒掀开轿帘,伸长脖子看天,出门前还有的丝丝光亮渐渐被夜幕的羽翼吞噬。

    宽广的皇城大道霎时沦为一片寂寥的荒野冢地,脑海里被夫人提起的画面,他强压了几压,总归没能压住,终于展露轮廓。

    画面的由来,是从天启三年揭开的,那时的冯智儒还尚窝居在陆锷的将军府,是长史院里的一名普通书吏官,其直属上司叫东方白,一个对上古王朝的建立有着卓越贡献的人。

    说天启三年,不得不再着重说说皇帝陆晴川,他是京门府雾水镇人氏,兄弟共三人,他排行老大,由于爹娘死的早,他十岁便开始给人做放牛长工,挣钱养活两个弟弟,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过的是极端的凄苦,惨淡。

    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他三十岁那年,周氏王朝彻底瓦解,天下崩乱,走投无路的他便集结了几个好友,依附到其中一股势力上,凭借过人的头脑,经过十年辗转厮杀,他终于堪平天下,建立了上古王朝,定都上古,年号天启,取开天辟地,改颜换貌之意。

    或许是因为他生长于乡野,孩提时贫苦受尽了欺辱磨难,所以当了皇帝的他更重视民间疾苦,更知晓当家不易。

    时不时的下民间私访,时不时的提醒自己这天下并非由姓陆的一人说的算,一来有芸芸劳苦大众,二来有虎邻环视。

    天启三年的孟春时节,陆晴川邀来兄长好友徐忧民,说要到全国巡视一遭。

    徐忧民说不行,皇帝走访民间,宰辅需留守宫中,每日的早朝廷议不能荒废。

    于是,陆晴川便很听话的带上了卢青阳。

    第一站,淮阴州

    他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老王不是因为缺了一条胳膊,少了一条腿,他不会选择做乞丐。

    如果不是因为两天半滴水未进,即便做了乞丐,老王也不会冒风雪,顶烈日,在根本无人的街头赌一把运气。

    第二站,攀平府

    他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是因为天灾,农耕不济,小张不会抛妻弃子,远离家乡做奴役讨生活。

    如果不是因为农田荒芜,租子还照缴,小张即便是一名奴役,有妻儿老母的他,相信也不会为了多得一钱银子而被活活累死。

    第三站,东河府

    东河府的情况是,如果阿悄不是因为死了丈夫,带着孩子被公婆赶出家门,她不会选择做娼妓。

    如果不是因为老李垂涎阿悄的美貌,挟持了她的儿子,阿悄即便已沦为妓女,可能她也不会即卖艺又卖身,为了一贯钱搂着七八十岁的老头子睡觉。

    第四站,冷水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