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王,姬瑕,周康王之子,周朝第四任君王,史记对其记载不多。
瑕,是指玉上有缺陷。这个名字不太好,你别说,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史记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正和姬瑕这个名字不谋而合。
其实这种事不应该发生的,因为周昭王即位之时,正是中国第一个见于史册的治世成康之治,按理来说,西周王朝应该迎来一个盛世。但却出现了这样的事周昭王肯定是有责任的。据其他史料记载,周昭王时代,王道微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时首都附近出现的反常的自然现象,古人当时不懂。非常惶恐,担心害怕之后。总结了一下,他们认为,是周昭王的错。正是因为周昭王道缺失才会导致这些异像发生。你周王不是自称周天子吗?上天的儿子,现在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肯定是你这个儿子做的不好。第二,如果说那些自然现象还可能委屈了周昭王。那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无疑却是王道微缺。的重要体现。主要是这么一件事,周昭王统治期间,鲁国发生了政变。当时鲁国统治者的弟弟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夺取了国家的权力。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周昭王竟然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这相当于什么自己制定了游戏规则却不带头履行,有人破坏了却不加以惩处。就跟今天国家制定的法律有人犯了法国家却不进行处置,那这样只会导致犯法的人越来越多。从这点来说周昭王确实王道微缺。
周昭王另一个被记录到历史上的事是他南征。史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意思是指周昭王向南巡视狩猎,没有返回,死在了江上。这里其实是春秋笔法,掩盖了周昭王南征失败,死于江上的事情。
周昭王继位之后,也想做出一番事业,不想比他的爷爷和爸爸差。于是,他决定动武,他主要的征讨方向放在了南方。东方和西方已经被他的爷爷周成王和父亲周康王打的差不多了。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周昭王伐楚,这里的楚应该是南蛮。周昭王一共征讨了三次,第一次获得了大胜,第二次军队损失惨重,第三次周昭王亲征全军覆没,周昭王死在了汉水之滨。周昭王开创了西周王朝许多第一次:他是第一个战死的君王,也估计是整个西周王朝死的最远的一个君王。
南蛮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这也恐怕是他们获得的最大的战功。
按照礼节,每一任周王死去都要向当时的诸侯通报。但周昭王死去了,却没有向诸侯通报,而是立了昭王的儿子即位。这可以理解,第一,这比较丢人,堂堂周王,竟然战死,还死的那么远,太丢周王室的脸了。第二,周昭王不是一个人死的他是全军覆没,连带着周朝中央军一起挂了。如果通报诸侯,周昭王战死了,那诸侯肯定知道,周朝中央实力c军事实力肯定大败。这样不仅影响周王朝的脸面。也影响周王朝的威望。从而使一些诸侯产生不太好的心思。
昭这个谥号便说明了一切。什么叫昭,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这只能说明周昭王长得很帅。变相说他是个草包,油头粉面却没有实际的能力。但周昭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并非无成。从后世他的儿子周穆王的表现来看虽然周昭王死在了南方,但周王朝对南方的拓展已由周昭王完成。
周穆王,姬满。周昭王之子,周朝第五任君王。
周穆王是周王朝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君王。他即位的时候,已经有50岁了。他之前是周昭王统治期间,王道微缺。就是先王之道,稍有缺漏。穆王就非常的伤心,他为什么伤心呢?他是为了文王和武王法度的缺失而伤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周穆王的治国理念其实是靠法度治国。也许,周穆王是我们现在依法治国的先行者。只是伤心是没有用的,还是得想办法。穆王想了想。他任命大臣为太仆,告诫他治国为政的道理,天下就重新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