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了天地,惊醒了山神,于是事情便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知道考察队员们在大山里能够活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那招摇过市的考察,蜻蜓点水的寻觅,实在是不太可能有什么结果的,所以大山里的野人也只好主动配合了,不辞辛劳地秉夜而来,拜访了他们的篝火营地!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利好消息,考察队员们终于有人亲眼见到过野人了,虽然还是没有留下什么物证,连一张手机拍摄的照片都没有,可那一份精神上的宽慰实在也是前无古人,让人兴奋的睡不着觉,你想啊,大山里的野人们都耐不住寂寞了,要向现代人类的使者主动示好了,野人考察队这一次还怕完不成任务吗?亲手揭开中国野人之谜,让那成千上万空手而归的同道们自叹弗如,祖国记功,世人赞颂,载入史册,千古留名,这果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想不陶醉都不行呀!
也许,就是那个不太懂得现代人规矩的花毛野人,在大山里燃起一堆篝火?郑中华教授忽发奇想,但立刻便自我否定了,觉得这想法太不靠谱,野人能在大山里燃起篝火,那还叫野人吗?拜访考察队员的篝火营地,就是为了盗取火种?一个在幽暗中生存了千秋万代的野人氏族,从此便燃起一堆温暖的火,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教授摇头,摇头,不停地摇头。野人考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绝不允许杜撰任何神话故事,不能容忍丝毫的想象成份。教授又想到了一个人,就是那个胆大妄为的偷猎者,兀自地点头,觉得这想法有些上路了。那猎人胆敢只身犯险,百分之百是一个亡命之徒,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吗?如果,那猎人是匹马单枪的独行侠,这一片大山里又确实没有其他人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下来,他就是罪魁祸首了!
教授推理的方向是对的,把那个猎人列为头号嫌犯,但结果只有一半正确,这实在也是世事无常,人心难料,学者型的教授虽然已经走出教学大楼,走进荒山野岭,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做学问的人,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那个主动拜访考察队员们宿营地的花毛小野人,虽然并没有从篝火营地上盗取火种,却实实在在地参预了猎人的狼烟行动,也应该是一个涉身共同犯罪的嫌疑人了。
教授站起身来,从闵星手中接过一只德国蔡司,开始观察周边的山势地形。这种德国蔡司是一种视距比值为二十倍的老式军用望远镜,这是上面有关部门下发给野人考察队的标准配置,一共有两只,另一只在季正手里,那小子一直在关注着周边的幽谷密林。大刘和小李是省社科院的一对保卫干部,这也不是第一次跟着教授进山考察了,他们人手一支自动步枪,十分警惕地瞪大眼睛,留意着周边的动静。应该说,这是一支十分精干的考察队伍,进退自如,得心应手,尤其是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分外稔熟,一起餐风宿露,浪迹天涯,肝胆相照,情同手足,这格外地让人倍感欣慰,干劲十足,对未来的事业也充满信心。
郑中华教授举着那只望远镜,久久地研究着前方那个兀鹰一样振翅欲飞的山头,觉得那就像是一座在群峰中突起的瞭望台,假如有人登临那高台之上,居高临下,俯瞰四野,是不是可以把这山谷中的一切尽收眼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大山里恣意妄为的盗猎者是不是也会事先躲在那高台上,偷偷地窥视着考察队员们的行动?还好,教授分外仔细地看了半天,那高台上空空如也,不但没人,连一只兔子都没有。
教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觉得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野人考察队的中心任务,还是要去寻找野人的踪迹。
至于那个盗猎者,还是信其自然,爱去哪就去哪吧。野人考察队既不是武警,也不是公安,更不是职责所在的森林警察,根本就没有权力把对方抓捕起来,绳之以法,更没有义务一天到晚追踪其后,全程监督。除非,那猎人跐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