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
5.当时的战争死亡和人道主义。比如大家都杀平民,都吃人。以什么标准来裁判?
6.税收和保护费、服务费。中原明朝税赋高,草原元朝税赋低,历史如此,无可辩驳,二者产生不可调合的观念冲突。联邦如何收税?收税的本源是什么?和黑帮的保护费有区别吗?商税、关税和强盗的买路钱有区别吗?以人头收?还是以田亩收?百姓可以拒绝高税收高福利和快速发展吗?
……
情节上,满洲国回去半路上遭到察哈尔的截杀(此为史实),之后因独裁和共和的冲突产生分裂。一曰满洲国,一曰大清国。其中一国不断地向北发展,同斡罗斯的远东探险队干上了,得到联邦的军火支持。
林丹回来以后被佛教洗脑,带领族人去印度寻根。那里有一个莫卧儿王国,突厥语“蒙古”的意思,于是林丹汗的察哈尔在那里展开了一个佛教“银国”。
瓦剌凭借同联邦的贸易,一直发展到了黑海。
山东的孔有德叛军一部去了济州岛、旅顺作地方军阀实力派,斡旋于南北之间,积极要饷,不积极抗战,只顾发展自己,名曰第十八路军。其口号为:“我们铁血第十八路军:不——吃——饭!”。最后可能是他们篡了大明。
西北民乱持续升级。崇祯产生“借寇平贼”的战略,以河寇去剿流贼。
据(伪)《河寇志》记载:“河间有寇,自号联邦。寇酋姓孙,名一,字零,号不二。据锦衣卫查知,寇酋本名狸的儿,实为草地无父无母之流氓,自五年起聚土匪、叛军、流贼、残虏,以雷电巫术蛊惑人心,祸乱黄河。上怜其困苦,赐市赏,令河寇平贼自赎。寇始入中原。”
这是明朝与联邦的蜜月期,联邦大举向铁国转移难民,陈奇瑜在联邦的帮助下迅速平定陕西。后来因为人道观念的分歧联邦和明朝闹崩了。流贼余部李自成、张献忠部借机窜入河南、湖北,远离黄河沿线。
明朝退守长江以南,在万恶的资本家的压力下产生变革和动荡。
西南黎族借机成立“大理国”,积极要求加入联邦寻求庇护。大理国范围扩展至缅甸和安南,拥有自己的海港。
当然,最终的结局没想好,我都是一边写一边想,书中的天宪原则和人物会自己推着剧情跑。总原则是主角军事实力很强,但是不铁血、不好战。因为百姓对领土扩张没兴趣,百姓和军队不想打仗,他也没办法。联邦的不断扩大都是种种历史的机缘巧合。
……
文化科技上,主角在九原寒冷的冬天,用冰制作大型天文望远镜,吸引王徽一众天主徒、以及民间的五行学说天文学家在九原辩论。
然后儒家介入,各种宗教思想介入,草原学派介入,激发各种脑洞。
比如一派曰夏朝就是东胡、一派曰商朝就是西戎,还有一派人主张周朝是西来的犹太人,中原正统思想开始反击。主角教授明朝文人逻辑和数学,明朝人开始格物;明朝人启发主角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回看一下我们丢掉了多少好东西。
主角以电解的办法练成纯铜、纯铁,电炉子的办法使主角可以练出少量的工具钢、特种钢、不锈钢、康铜、光学玻璃。
主角采用原始的办法主角弄出来了二极管、三极管、耳机、搞出来了无线电通讯。
其它行业不准备大开金手指。
木工机械恢复到宋元高度。
大批的明朝失落文人来到联邦、包括张廷拱(经济高手,看破红尘,发展走私业和青楼服务业,走后世珠三角、长三角崛起之路,将九原建成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熊明遇(明朝兵部尚书,东林党,因孙元化及沈棨事被免职,其著作里有地心说,世界经纬地图、霜的形成机制等等科学文章,负责联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