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孝道文化。因此,清明节是一个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民俗节日。
历史上,一些宗教曾与源自儒家文化的祖先崇拜发生过激烈冲突。在质疑c冲突和逐渐接纳的过程中,促使宗教重视接纳了儒家的祖先崇拜文化传统,同时宗教也丰富及提升了包括清明祭祖扫墓礼仪在内祖先崇拜文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对待传统文化祭祖礼仪的态度体现了外来宗教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的进程。
以佛教为例,虽然佛教信奉的六道轮回与中国的祖先崇拜观念并不一致,但在经历了抵达中国初期被排斥和拒绝的考验后,为避免冲突,作为外来宗教,佛教随即灵活地调整了策略,不再突出强调双方的不同,进而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包容态度,接纳了传统的祭祖。一如佛教本来主张不杀生,但并不强烈反对社会屠宰动物;佛教规定出家人吃素,但并没严厉要求普通佛教徒也必须吃素那样,是属于同理的宽容策略。佛教采取的宽容适应策略,加快了其中国化进程,获得了在华发展的机遇。
历史上,发生在中西方旷日持久的“礼仪之争”,导致中国天主教在华本地化进程缓慢。“礼仪之争”的主要问题是“祭祖”和“敬孔”是否涉嫌“崇拜偶像”,这些行为是社会性的还是宗教性的。其实,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在经过细致观察和研究儒家文化传统习俗后,认为中国人的祭祖行为属于一种感恩孝道的行为,不是宗教性的,因此,不必将其定性为偶像崇拜及迷信。可惜,后来教会当局听信了一些来华修会保守者们的建议,分别在1704年c1714年和1742年三次严厉禁止中国神长教友参与祭祖。中国皇朝则以严厉禁教来回应,导致中国天主教会发展及本地化进程停顿。直到1939年教廷传信部公布《中国礼仪敕令》阐明,祭祖不属于宗教性行为,允许神长教友祭祖。此后,全球华人天主教会,还有毗邻的韩国和日本天主教会一并接受了普世教会的统一的规定,使祭祖(及神社敬礼)等问题获得了妥善解决。
不过,即使从1939年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被允许祭祖后,但由于长期禁止祭祖和近代中国社会对儒家忠孝文化的批判,导致近代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在上个世纪中叶前后一时难以习惯祭祖活动。当然来自近代社会层面的影响也不能忽略。
近代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反对祭祖敬孔,建国后的“破四旧”及批孔运动都曾殃及清明节祭祖活动,一次次受到批判,甚至一度被废除c禁止过。历史上,清明节很长时期并没有法定假期。直到1935年,国民政府才将4月5日的清明节为国定假日。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07年底,国务院才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今日中国宗教基本上都认同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理念,比如都有为已忘先祖诵经c祈祷c超度c走坟的不同礼仪传统,但祭祖扫墓的日期和时间及地点选择各有不同。
除了清明节祭祖之外,我国传统上还有三个祭祖节日,即农历新年除夕c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和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土生土长的道教和民间宗教信仰均接受传统上的四大祭祖节日。作为清明祭的主要载体,道教礼仪对祭祖扫墓礼仪的贡献最大。最早实现了中国化的佛教不但不反对清明节祭祖,而且还鼓励信徒清明节不要忘记为先人扫墓祭祖。一般在开斋节(尔德节),中国各地在黎明沐浴礼拜后会去墓地“走坟”,缅怀亡者,纪念先祖。每逢亡者忌日,和阿訇也会去墓地为亡者上坟,祭奠先人。根据天主教传统,每年11月1日的“诸圣节”纪念已故圣贤,次日(11月2日)的“追思已亡瞻礼”纪念包括自家先人亲朋在内的所有亡者。同时,今日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也有很多神长教友在传统的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追念缅怀先人的习惯。如当天在教堂或者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