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房三人沉默不语前行着,天空中有春雨洒洒落下,凉风习习沈二爷解下身上的披风盖在女儿身上。

    待行至汀兰阁外,沈二爷才出声对姜氏说:“今夜还长,我回延寿堂处等着结果,亦欢,这夜让你娘亲陪着你可好?”

    沈亦欢知父亲一是心中有愧,二是后悔不已,她点点头:“一切都听爹爹的。”

    沈二爷走前再三回头观望,虽沉默无言,但眼中皆是关怀,还是姜氏冲他摆摆手让他放心回去;姜氏吩咐竹画去抱来一床新做的锦被,亦欢的床必然没有那么多被子。

    汀兰阁中的萧阮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句口信先行离去,这也省去不少麻烦。重新修整过后,恢复宁静,从二楼往中间地界看去时,延寿堂依旧燃着烛火,没有要熄灭的意思。

    “欢儿,你可怨怪父母亲?”

    姜氏与沈二爷的相识相亲皆源于上巳的奇遇,可谓是朝中新贵世家大族配了商人妇,但二人年少情深,规矩礼法二人都不曾放在眼中,何况当时赵阁老并不被重用,这些三纲五常的礼法并不那么严苛;现下为女儿选的这门亲事却落了这样一个结果,夫妻二人都被这事压的喘不过气来。

    她许久不曾同母亲躺在一处,长枕上是母女二人相映的面容,沈亦欢靠在姜氏怀中,话语中还有些愉悦:“娘,从那日我说出解除婚约的一番话就已经不再伤心,更何况我一直都将世子看作哥哥,长姐与他的现在未来都是他们自己选择走的路,咱们干涉不了,也不想为不相干的人伤神。”

    姜氏的脸上已生出皱纹,原本乌发也生了许多白发,沈亦欢抚上母亲鬓角,暖心道:“女儿只想快快长大,这样才可以不被人欺负,也不让娘亲操心。”

    姜氏又紧紧的抱了亦欢,不是幼时瘦弱的身躯,她的女儿大了,成熟很多,她叫了几声心肝,又催促着亦欢睡了。

    今夜短暂,伴着姜氏的歌声,沈亦欢沉沉睡去,十分安稳。

    第二日一早,延寿堂那里就传了消息进来,说是事情都已经解决,用的正是亦欢的法子:沈如蕴替嫁以正妻身份嫁去凉州,沈亦善则顶替她庶女的名分为妾室入侯府,原本的婚期提前至五月十六,是个吉日,二人一同出嫁,也是长房的姐妹情深。

    听见这个消息时,沈亦欢正端着红枣糯米粥与姜氏一同用膳,她虽有几分可惜,事情的大致方向还是没有偏离曾经的轨迹,可她沈亦欢终究是逃脱了前世的命运。思及此处,她幽幽叹口气,心中五味杂陈,姜氏还当她心里难受,又吩咐小厨房做了她最爱吃的芙蓉糕来。

    这边情绪还没有缓和过来,宫中又下了一道圣旨,官员职位三年一变,特敕令户部尚书沈崇铠调任杭州府为封疆大吏,三日后启程出发。

    这下轮到姜氏愁眉不已,京官调任地方,虽是地方最高官员,可终究没有六部大权在握贴近皇上,沈亦欢倒不以为然,想起前几日萧阮道内阁空缺,左右只有三年,离开京城南下,更适合休养生息。

    “娘,南下距离外祖母一家更近,您应该高兴才是,更何况哥哥在临安县,可不是一家团聚,您怎么还不开心呢?”

    姜氏看着幼女一脸懵懂纯真的安慰自己,也扯了一个笑,皇上的旨意来得太突然,不知是否和楚家一事有关,能离开京城躲避风头确实是好的。

    “你说的也是,等你父亲回来,咱们还是听听他的意见为好。”

    下了朝,沈二爷就赶去了墨玉阁,不料扑了个空才知直至晌午姜氏还在汀兰阁不曾回来,又匆匆赶至,她们母女二人正收拾了行李一一归置。

    “爹,圣上的旨意已经传到家中,新家未定,咱们可要先搬家再去杭城?”姜氏还在屋内忙碌,沈亦欢瞧见二爷就行至他身前,问他的意见。

    沈二爷丝毫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