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恭首谦结束议贤馆纵论后不久,回到丞相府,在书房见到了公孙岳,并将今日纵论之事详细道出。
“相国大人,以学生所见,百里燕c高勋之流不足为虑。新政之事仍该继续推行,绝不能因小失大半途而非。”
“新政既已颁布,岂有收回之理。只是今日议贤馆带头起事青年,你可知他何人。”公孙岳眯着眼,似乎在极尽努力的勾勒着这今日议贤馆种种场景。
“学生愚钝,请大人赐教。”恭首谦道。
公孙岳立身而起来回踱了两步说:
“她父亲便是广信公姜闵,此番还朝便是为《推商税》一事而来。”
恭首谦闻讯一怔:
“广信公!那今天起事者莫非广信公之子姜乾。”
“怕是如此呀”公孙岳一脸萧索,担忧之色跃然脸上。
第二天,城西益草堂照常营业,丁肃大清早坐着马车而来:
“丁财东,大清早而来所为何事呀。”
百里燕问道,丁肃跳下马车来到门前:
“快随我走。”丁肃拉住百里燕便走。
“去何处。”
“广信公召见于你。”
百里燕一怔,问道:
“广信公召见我,莫非广信公病入膏肓不成。”
“嗨,昨日晌午赵大人前来找我,不久广信公差役便是到了我府中,将我与赵大人唤去广信公下榻府邸,当时赵大人还将你举荐给了广信公。”
“举荐我?”
百里燕又吃一惊。
广信公因封于北海郡广信城,而得封号广信公。是咸国,乃至列国为数不多封公的实封世袭爵位。
广信公与咸王姜亥同属当年曾祖父明孝咸王一脉,因咸王姜亥祖父“文昌咸王”的兄长,也就是现在广信公的祖父姜域不育,膝下无子嗣,遂在姜域四十一岁那年禅位给了弟弟文昌王,文昌王为感激姜域禅位,特此封封广信城为安邑,且是实封地。
土地封禅有封邑c食邑之别,封邑最大,食邑最小。其中封邑又有“实封地”和“虚封地”之别。
时下封爵又分君c侯c公三爵位,上卿可视为封爵,但土地封禅不及封君。
封君最少三千亩土地,最多可有万亩,追封食邑可累计叠加,并世袭罔替。
封侯起步价三万亩土地,至多封禅五万亩土地,世袭罔替。
公爵位至少五万亩,最高可封十万亩土地,可世袭罔替。
以上三者皆为虚封,所谓实封,如广信公此等,将整个广信属地全部土地c人口c税赋悉数赐予广信公作为安邑,因此广信公名下土地数以百万亩,人口数十万之众,俨然一国中之国。
禅位后姜域哪知道,禅位后的第二年中年得子,也就是现在广信公姜闵的父亲,之后就有了广信公一脉。也就是说,王位本该是广信公这一脉的。
广信公得子后,其弟文昌王担心广信公就王位一事反复,但封地已经封出去,收回来显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文昌王采取柔性措施,责令广信公不得诏命不能入朝,从而将广信公拒之朝堂之外。
爵位传至姜闵这一代广信公,也算得上世上一大奇葩,普天之下唯有广信公无需每日入朝,等于是被永久性的放逐在外。
文昌王驾崩大行后,对广信公一脉禁令有所松动,允许其隔空参政议政,也能入朝觐见,但不准长期居住都城陔陵,仍然防着广信公当年的影响力。
此番广信公姜闵刚入陔陵就召见的赵逊,显然有东山再起的打算。
受江东战败割地,以及西寰嫁入咸国为太子妃两件事影响,咸王姜亥威信备受冲击,在内朝颜面扫地,过去四年内朝人事变动颇大。
朝中已有人议论广信公还朝主政一事,加之五年前咸国内乱,广信公以较温和的措施平抑了广信城周边农民起义和地方豪族叛乱,姜闵一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