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益地方的事情。

    有趣的是,狄仁杰代郑崇质出使西域之事,也被明朝署名“金怀玉”的戏曲家搬上了戏曲大舞台,该剧名为《狄梁公返周望云忠孝记》,简称《忠孝记》。在剧中,郑崇质为了报答狄仁杰仗义相助的恩德,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嗣为妻,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其实,郑崇质并没有女儿,而狄光嗣娶的也不是郑姓人的女儿,此事纯属戏曲家的虚构。而且,在剧中,蔺仁基被狄仁杰的义举感动,就没安排狄仁杰出使西域,而另外找人顶替了。而历史的真实则是,狄仁杰是不折不扣地去了西域一趟,并且,全然是出于热心c施恩不图报地帮郑崇质解决了眼前的难题。

    狄仁杰的确做得很赞c很地道c很漂亮,是中华优良传统美德之一,值得大力弘扬。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狄仁杰被调入长安任大理寺丞,并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并州各地修建了许多祠堂,年年祭祀。

    关于这些祠堂,晚唐王仁裕的《玉堂闲话》载有一则颇具玩味的小故事。

    根据唐朝制度,朝廷每个月的初一c十五都要举行大朝会,凡是九品以上在京的文武职事官都要入宫朝参。

    而因为老百姓每个月的初一都要到狄仁杰的生祠祭祀,所以每到初一朝参这天,狄仁杰都会面带醉色地出现在皇帝和百官面前。大家都知道狄仁杰平时滴酒不沾,好生奇怪。后来才知道,是老百姓的祭奠让狄仁杰醉倒了。

    这个故事充满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属于怪力乱神一类,自然不可信。但从它的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民间确为狄仁杰修建了生祠。

    根据康熙《阳曲县志》卷十四引明代知县彭而述所作《狄梁公谱系祀田记》可知,阳曲(山西阳曲)的狄公祠到了明代还完好无损,该祠拥有三百亩祀田,耕种祀田的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祠堂的祭祀活动。

    这就足以说明了,狄仁杰数百年来一直受到故乡人民的推崇和爱戴。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