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表面上对他尊重,内心则是若除之而后快。所以,年初劳军,蔡攸竟派康王去河南。
这本不合常理,太子才是应当去的人选。但蔡攸一句话就定了调:太子社稷之所重,不可轻易离京。
按他的说法,太子就永远只能在这府中呆着。劳军是件让康王得分的事,他才17岁,就代表朝廷了。23岁了的太子就只能在家代表自己。他17岁就和手握重兵的太守,指挥使交杯换盏,联络感情。23岁了的太子就不准交结内相外臣。
如此这般一来,康王渐渐长大,又深得父皇喜爱,这未来的皇帝是谁,还真是一个悬念。
好在自己也在出手,把杨轲调到殿前司,这殿前司副使官职不大,但朝廷文武百官的性命也全掌握在他们手中。不仅如此,也包括皇帝和太子,他们是带刀侍卫,对内可控制皇宫与百官自由,对外,他们可控制京都城门出入。
让杨轲当殿前副指挥司,蔡攸竟然同意,因为在于杨家是出了名的宋朝忠臣,若是反对,实在说不过去。这样,他算勉强安插了一个人在父皇身边。
这些日子来,赵桓也知道忠心耿耿的杨轲,正拉了一班人马,按朝廷的说法是“结党”。朝廷一向反对结党,但哪一个朝廷都在结党。不结党就等于死路一条。
杨轲结党,赵桓心知肚明,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原来怕这杨轲有些鲁莽,现在这张驰也掺和进去了,他就放心了。这张驰何以年纪轻轻,就如此老练沉着,智勇双全。赵桓实在解不透。也许这是老天赐给我的襄助谋臣吧。
不然,为什么一个琴师会这么厉害?
他们哪是喝酒,不过是借喝酒的名义聚会罢了。赵桓坐了一会儿,有些疲倦,便去休息了。
刚欲躺下,忽报内宫刘公公到了。
刘公公进来,若是公事,他就板着一副脸,宣读圣旨,俨然他就是皇帝。若无公事,他就一脸谄笑。他平常也来太子府走动,通报些情况,不过他并不是什么太子党,只是为了讨喜彩。
赵桓穿戴好,见刘公公垂手候在厅中,道:“公公近来可好?”
“蒙殿下惦记,小的近来甚好。”见左右无人便道:“殿下早些天进宫,我正在寝宫当值,虽不知道殿下和皇上说了些什么,但今日枢密院奏请杨轲为殿前指挥使,朝议已过。记得杨轲从宣州回京都,也是殿下建言,故特来通报。”
赵桓对外面詹事叫了一声:“给刘公公赏例银。”
詹事送来一封银子,刘公公接过,连声道谢。
赵桓道:“上次送谌儿回来,我适才在睡觉,公公匆匆走了,一点小意思。”
刘公公千谢万谢而去。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