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娴坐去院中,秋夜里很有些凉浸浸的。见海娴有些寒意,苏戴披来外裳,她攥紧的手却仍有些发颤。海娴脑海里浮起前时,心头不免后怕。远远地见着殷如海出来,她便走过去,恰好迎着殷如海,便问道:“梅姑娘怎样?”
“神识清醒不少,只是尚有些疲累,若无意外,应可大好。”殷如海回道。
海娴略有忖度,还是往厢房那里去,里头丫鬟正侍候着,梨若躺在床上,盖着锦衾,微微喘着气,十分的虚弱。海娴见着窗边放了参片,想来也是要用的。
她伸手拈了一片参片,送去梨若口中,待些许时候,梨若气息便提起不少,总算也有得力气睁眼说话了。
海娴望着她,平静道:“你蓄一蓄精神,或许过会儿,会有人来问话。”
梨若声音轻且缓,她费力偏头看向海娴,“我也并非真想如此。可是您这样纵容,难道不是怜悯我么?”
海娴勉强一笑,“你且歇一会儿,旁的不必与我说,我都明白。”
正说着,傅清来了,他立于帘外向海娴道:“海娴,该回宫了。”
傅清一转眼,便看见床上的梨若,梨若下意识咬紧下唇,傅清叹道:“你又何必为朕挡那一剑呢?朕与你只有一面,担不得你这般行举。”
梨若颤声道:“不过也是身不由己,想也来不及,等回神过来,也不曾悔恨。皇上可知,相逢何必曾相识。”
傅清看着梨若,认真道:“梅姑娘,你要知道,朕非寻常人,你还要执意么?”
梨若半倚起身来,眼中盈光欲坠,“既然定下了心,便没有迟疑,倘若在万岁爷身边,也甚么都好。梨若护驾有功,但求这一点,也望爷应下梨若。”
梨若看向海娴,眼中满是乞求,海娴心中一紧,像被揪着拧成一团,她确实在怜悯她,怜悯梨若在这样轻的年岁如此卑微的去爱一个人,不计前因,不计后果。可海娴也有想要维护的,她也有她的自私,然而善良根植在心底,话几乎便要从嘴中出来了。
她深吸口气,模棱两可道:“梅姑娘确实救驾有功。”
傅清眼光忽然变得复杂,最后吩咐道:“把梅姑娘一道带入宫中罢。”说罢便牵过海娴的手先往外去了。
傅清握着海娴的手,“朕将梅姑娘带回宫中”
“梅姑娘确实救驾有功,况且,爷也已应允她入宫,也算是一个赏赐了。”海娴打断傅清的话道。
傅清拢过海娴的手,转了话头,“手这样冰,你冷不冷?”
海娴摇摇头,“爷,臣妾甚么都好。”
归至皇宫时时辰已晚,而皇后与六宫诸位嫔妃,俱守在宫门旁,而昌贵妃正扶着皇后,傅清见了皇后有些不忍,“皇后怀着身孕,怎好站在这里吹风。”
柔宜则如同心头大石落下,长舒口气,“眼见爷回来,臣妾也算安心了。太后那里,为着怕惊着她,也并未禀告的。”
富察贵嫔似是发现了甚么,张望道:“诶,那人是谁?怎地,一个婢女受了伤也要这样侍候着么?”
众人循着望去,只见早来人将梨若扶下,坐到肩舆上去,不免面含异色,相觑犹疑。傅清不开口,海娴只得福了身,回道:“这姑娘救驾有功,故而将她带回了宫中。”
转瞬众人脸色皆变,梓嫔颇有不满,“救驾有功的,也未必要个个都带回宫中啊。”
皇后抚着小腹,不欲多有纠缠,“既然爷带回来,那也便算了。不知这女子安排在哪里?”
傅清瞥一眼梨若,“皇后看着办就是。”
海娴忽觉有人拽了拽自己的衣袖,她回头望去,正是梨若,她紧咬着嘴唇,看着海娴的眼中全是哀求。
海娴默默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开口道:“臣妾的长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