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半卷羊皮,上面以小篆写就。芸娘自小陪读研习各类经史子集,自然识得。然而,看完之后,实在匪夷所思,想再寻另外半卷却始终不得,匆忙间塞了回去。事后莲护偶有试探,却并没有戳穿芸娘。想来,莲护一生,并非恶人,相反,除了最后一夜,堪称大德之人。

    十七焦急地问起来,那秘卷上到底记载了些什么匪夷所思之事。

    “那半卷羊皮,为上卷,应是黄门道士所作,大书彭族二字。作为汉人,无不知道彭祖以年寿命八百而闻名,然而,这里面先是将彭祖写作彭族,里面写的也非八百岁,而是一百三十岁……”

    羊皮卷上所写内容,白话翻译后,大致如下:

    彭祖,世人或以为虚妄,或以为一国、一族之岁长,非为人力之八百,寿数之天长。然而,世间确有彭祖。

    彭祖,非一人尔,乃一族也;其寿八百,非按今日历法来计数。古代先民,以六十日为一年,其寿八百,约合今日一百三十岁,而古人平均寿命仅约30-40岁,相较之下,实在非凡人也。故而其人其族,流布汗青,为后世所崇仰。

    彭祖一族,其源约为甘凉,曾遇犬戎之乱,举族迁往西域,流离百年。因思旧土,后裔多归河陇一带,其中一脉东居临汾。当时正值帝尧继位,该族中人铿追随左右。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扰。帝尧治水日久,积劳成疾,一日不堪风寒,萎顿病榻,垂垂危矣。铿见帝尧日渐沉重,忧心忡忡,日夜徘徊于榻前。忽一日,铿烹制一雉鸡羹奉于帝前,香气扑鼻,竟引数日不下水米的帝尧口舌津然,不觉食指大动、一饮而尽,次日容光焕发、更甚从前。此后,帝尧以平阳(今邹城)为都城,将轻骑一日夜可达的彭城(今徐州)封赏给铿,命其常制此汤,每两月用之。帝尧虽日理万机,却从此百病不生,高寿九十有八。

    雉鸡常有,可彭祖氏所制的雉羹,却罕见无匹:其香、其味,鲜美异常,膏肓病患用之,有舒缓病情、甚至康复健朗起死回生之效。帝尧身边的侍从非常好奇、询问铿雉羹炮制之法,铿答曰:“只是在雉羹中放了野生的员木果籽而已”。时人常效仿烹制,却无一人可以做出彭祖的味道。故此,人们都怀疑铿为了一己荣华并未如实相告。

    何也?

    非铿不尽言,乃不可言之:其雉羹,并非鸡肉,而是用自己血肉制作而成的肉糜。

    彭祖一氏,非庸庸我辈。其族,左耳后成年之时皆生就一寸绯红灵芝胎印,其骨微凸,隐隐为发覆盖;不与外族通婚,即使通婚,所出子嗣也绝无继续繁衍的可能。因族中女子月信与他族不同,半年一次,所以子嗣之事难多计较,族中人口增长缓慢。其族均寿,除却人事及重患,鲜有不逾百岁者,且衰老甚为缓慢,花甲之年,状若我辈而立;待我辈耄耋之岁,其族仿若不惑。且伤口恢复迅速,瘢痕浅淡。至于铿雉羹之法,乃族中隐秘:其血肉,于外族之人,堪称一味灵药,有延年益寿、救死扶伤之效。真可谓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铿秘制此汤有功,受封于彭城,建大彭氏国,赐篯姓,故后人又称其为篯铿。然而,福兮祸兮,无常而至。铿之一脉,历经夏商,曾官至侯伯,殷商时更官居守藏史、拜贤大夫,久为帝王制羹汤,偶被殷汤见胎印而戏谑称其羹为“肉灵芝”。世人传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肉灵芝这一空名。后彭祖氏渐为整个皇室制羹,进而为仙药、重臣赏赐,日需之众,非铿一族能满足,由此,常常掺杂他物,功效不复当年。

    武丁四十三年(公元前1207年),王后妇好率师远征鬼方,却重伤归于封地北蒙(今安阳)。商王武丁与王后少年结发,感情甚笃,一时闻知,从都城西亳(今洛阳)兼程而来。王后病中奄奄,神色涣散,医石无灵,危矣。一侍从向武丁王进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