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主线21 热身的较量

    金科大厦内,高层22楼

    陈敢奄奄趴在桌上,一个月过去了,他从林深生那里取得的尾款,陆陆续续都到账了。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下,他好歹还了那几笔亏空的公款。可是余孽仍在,烦恼却接迥而至。要说烦恼,其实陈敢也是想出来的病。他搜索过贷款方的底细,让他觉得惊奇的是,业界评论好坏参半。年利率高于36的利息,国家法律也不会管,但近些年,国家都违法收贷款的行为都严控,陈敢也听说了,即便你还不上款,对方也不会弄死你,但恶心的方式层出不穷。陈敢了解过,这间贷款公司,名下有好几笔小数额的贷款都流掉了,也没听说林深生采取什么强硬的措施要回来。

    一个月过去,风平浪静,又一个月过去,天下太平。陈敢居然连催款的短信都没收到。

    这也太奇怪了吧,好歹是五千万啊。可是对方越是客气,正是让他暗暗担心的一点。

    陈敢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对这笔巨款的担心,让他坐在办公室内坐立不安。他将所有的线索联系到了郭浩华。

    “和他是怎么认识的呢?”陈敢细想。其实压根也算不上认识,在三年前的酒会上,郭浩华主动迎过来搭讪,那时候正是桂林市2011年十大杰出青年的颁奖礼,陈敢压根就不清楚郭浩华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未料到对方尤为自信地迎了过来主动打招呼。

    “你好,陈敢陈先生对吧?”

    陈敢不明所以,甚至觉得对方的冒名是一种侵犯。

    “我在意大利念书的时候,就很关注你了。听说你在美国曼哈顿经营一中餐馆,打理得非常好呢。”对方一言一句没有放过陈敢。“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将中餐馆挤进了市内十佳餐馆行列中,值得一提的是,贵公司融资并购的案例,都漂洋过海,写进了我们的商业教本上呢。而最最最为人称道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还心怀家乡,在汶川地震后,亲身到了曼哈顿的街头募捐,筹到了好几百万美金为祖国救灾救难呢。”对方如数家珍般地数出陈敢近些年在美国所做过的事。言谈间不乏仰慕崇拜之情。

    本就取了奖杯的陈敢,越发飘飘然,他看了看眼前的浓眉小伙,虽则不是一个美女,但多一个崇拜者也不是坏事,他听了这些赞美的话很是得意,“那是那是”微笑回应。

    一来二往,陈敢和郭浩华交换了名片,陈敢万万没想到,一位恭维奉承他的眼前人,居然是喜登集团的太子爷。可是对方低调得抹去了名片上的头衔。

    “什么太子爷,都是虚名一个。我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中国的国情压根啥都不懂,做生意也实在不在行。我实在是不喜欢这个地方。你看意大利啊,罗马啊,那里的女人真是婀娜多姿,肥臀。”郭浩华有滋有味地描绘外国的生活,把那边的美女形容成个个都是仙女。“我最喜欢的可还是hernds,那边的

    红房子多得不像话,在那边可自由了,吸大麻,看脱衣舞,想干美女的话只需要花点小钱。可不像国内呢,这又禁那又不让,做人还有啥子乐子可言呢。”他问陈敢去过荷兰没有,陈敢摇头说没有。

    “那可是人生一大憾事啊。做男人,一生得怎么都去上一趟荷兰才值得。”他向陈敢吹嘘那些经历,可是却很懂得把握分寸,没有让陈敢感到丝毫不爽。

    倒不如说郭浩华很懂得男人的,他绘声绘色地描写那些场景时,陈敢也无言中代入进去了。像是找到了一个同道中人一样,陈敢是这么想的。

    就是那次短暂的见面后,郭浩华频繁地联系陈敢,也约过他几次去过红灯区,这让陈敢隐隐觉得对方有利用价值。

    可是思考的线索再次中断,这笔巨额债务,郭浩华是承担了中介人和担保人,如今陈敢该怎么开口质询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