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范增把详细的指使之人名单交给了胡海,便请辞还乡。胡海跟他说了想要让他担任研究型的学究,范增也是惊奇。本以为皇帝思虑自己年事已高,按新政不能入朝,没想到还真不压榨干净不放手啊。

    不过听起来倒还不错。比起还乡养老,范增更感兴趣的是这二世皇帝还能折腾出些什么新鲜的事情来。

    于是范增欣然允诺。

    不过胡海离开之前,范增说了一句话:“天下之大,非咸阳一城。”

    胡海回宫之后,梳理了下现在咸阳天子脚下的情况。胡海这几个月的雷厉风行,使他在咸阳城内的威慑力空前高涨,隐隐有比及秦始皇的架势。可是这种威慑只局限于咸阳,离咸阳越远的地方,威慑力越低,综合论之,远不及秦始皇当年之威名。

    倒不是胡海沽名钓誉,当皇帝的没点儿威慑,政策不好往下走啊。

    范增此番话给胡海提了个大醒。先前胡海想着,等咸阳全弄利索了再向关内出手,关内利索了再往关外延伸。可是胡海忽略了政策的渗透性,单纯地用切糕的思想将本应连贯的推行脚步给切成断层式,这样看起来很规整,再想往一起捏,可就难了。

    现在才刚刚起步,及时调整思路还不算晚。胡海把视线落到朝廷机构图之上,国财府已经成立,这第一步,变从税改开始吧。

    李由正在国财府梳理本年税收明细,本以为二世废除了许多名目的税,今年的税收会减少不少,可是细细算下来,李由发现,居然与前两年总数相当。尤其是后半年税收,从农户收上来的税虽减少不少,但商贾税收着实多了许多,各地的账目显示,商税几乎与农税持平,这还是头一次。

    李由正惊叹着,便被胡海给叫到宫里去了。

    “朕今天叫你过来,是要说一说税制改革之事。”

    “税制改革?”李由愣了愣,但马上反应了过来——年后必然有大动作,看来陛下是想先从财政抓起。自己今后可有的忙了。

    “在此之前,朕想听听李卿的意见。”

    “陛下恕臣冒昧——陛下希望从何处入手?”

    “农税。”胡海停了一下,“现下土地都归谁所有?”

    “自然归开垦的农户所有,”李由愣了愣,“不过也有权贵将名下田地佃出去的。”

    “可有权贵圈地之事?”

    “有,但不多。”李由在三川郡呆了很长时间,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秦律法也明令禁止权贵动用权势威逼农户圈地,不过有农户过不下去了自愿把土地卖给权贵,他却管不了。

    胡海还是比较担心这点的。胡海深知这一苗头不及时加以遏制,日后若土地兼并严重起来,只怕是动摇根基c危及统治。

    虽说此时权贵圈地现象并未危及国家根本,但是仍旧不容小觑。而且新兴地主还不能马上干掉,历史上王莽怎么死得胡海不是不知道。

    生产关系需要理顺,胡来不得。思及此,胡海不由得仰天长叹——皇帝不好当啊!

    目前一大问题,胡海希望从税制开始进行改革,但是税制是跟既定制度和运作方式挂钩的,贸然改了税制c其他制度规章和运作方式没改,很容易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胡海不敢轻举妄动。依现有人力财力物力,全面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还不能很好地推行。

    现在摆在胡海面前的,就是一套考题,一套环环相扣c错综复杂c毫无解题头绪的考题。

    胡海有点儿不敢下笔。这一笔下去,可是牵连着一国的命脉。

    胡海突然想起,以前考试的时候老师家长总挂在嘴边儿的几句话:

    “遇到不会做的先空着,先做会做的,别因为一道题丢了一卷子的分。”

    “大题没头绪不要空着,先写,想起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