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于赵高的突然请辞,胡海很是意外,但想了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赵高其人,有野心,而且不小。但是赵高也不傻,原本历史上逼杀二世也好,现在主动请辞也罢,都是因为对权力的追求决定的。原本历史中,秦二世整个一甩手太保,啥也不管,赵高挟天子以令诸侯,媚上欺下,当时他有权力也有势力调动朝堂为他所用。当一个权力欲旺盛的人的实力足以追求更高的权力的时候,绝不会固步自封,而是更进一步。可是现在,赵高并没有得到胡海甩手朝堂的神助攻,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势力,朝堂之上被胡海安排得严丝合缝无处插针;而且胡海根本不给他思考后路的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成为了赵高的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赵高一没尝试过更高权力的甜头,二没体验过游刃有余的从容,现下胡海赋予他的权力已经使他消化不良,赵高即便有心,也没力去逼宫篡位。

    可是,正如先前所说,真不是胡海不放过他,而是真缺人。

    “陛下,若陛下担心宫中无人可胜任内务府府令之职,臣以为,穆大监便可。”

    赵高伺候皇帝这么多年,十分清楚二世的考虑。虽然他并不知道二世的壳子里住了个后现代人,但这并不妨碍赵高根据这几个月皇帝的动作意向推测出皇帝安排他身兼二职的原因。毕竟会钓鱼的人不会因为鱼换了个品种而空筐而归,赵高也不会因为二世性情大变而忘了如何揣摩帝王心术。

    胡海一愣神儿,半晌没想起胡海说得“穆大监”是谁,想了好一阵儿,胡海突然意识到——

    莫非赵高说的,就是一直在自己身边儿伺候着的这个老太监?

    “穆大监六岁入宫,如今也近已五十年了。先前臣承蒙陛下恩典,主持匠人营,一直是穆大监伺候左右;后臣分身乏术,也是穆大监多次出手相助,宫中琐事才井井有条。”

    赵高这么一说,胡海倒是想起来前一阵子却是派老太监去内务府帮了下忙。要真论起来,这个老太监真不是寻常人,有时候胡海想事情钻牛角尖的时候,老太监总是说三两句无关紧要的话,便能舒缓胡海紧绷的神经。而且胡海没记错的话,这个老太监以前应该是秦始皇贴身伺候的

    越想胡海越觉得这个老太监不是寻常人。不过即便此人能胜任内务府府令一职,赵高是自己钦点的,总不能朝令夕改吧!

    “陛下若担心朝令夕改不利于国,明日朝会可由臣主动请辞。现下臣之内务府府令职务尚在试用,依陛下新政,试用期间若官员认为自己无法胜任此职,可早早申请辞职。臣实在分身乏术,还请陛下恕罪。”

    赵高连怎么辞职都想好了,胡海再不松口就真有些不近人情了。虽说胡海并不担心赵高担任内务府府令作幺蛾子,但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么安排下去,自己也能轻松一些。而且先不论实权如何,就官阶来看,内务府府令乃二等官,而一部之长却是三等官,品阶上压一压,胡海也乐意看到。而且内务府把在自己手里,安全。

    于是胡海顺水推舟,允诺了赵高。

    次日朝会,赵高一提出请皇帝陛下准许他辞去内务府府令之职务的时候,满朝震惊——

    啥?他说啥?他要辞职?赵高居然主动辞职?

    在朝臣震惊之际,胡海与赵高有演了好一会儿的“君臣情深”,然后准了赵高的请求,令内侍穆鲜接任内务府府令职位。

    于是群臣又震惊了一拨。

    穆鲜?谁啊?是先帝身边儿的那个太监吗?他还活着?

    不怨群臣震惊,自始皇帝驾崩之后,穆大监从未公开露面过。即便是后来胡海出宫巡视,穆鲜都被留在宫里头看家。

    于是先皇身边儿的穆大监成为了朝廷新制命官的一批黑马,强势地刷了波存在感。

    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